提高综合素质 培养良好品德---城关社区学校少年宫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快乐成长
为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公平的教育,城关区在过去六年里着力为孩子们构筑健康快乐成长家园,并把此项工作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近日,记者从城关区获悉,该区29所社区学校少年宫运行良好且得到社会好评,为辖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得到了中央文明办和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每天放学后,大多数孩子都不用急着回家,而是在学校的社区少年宫“选修”着各种自己喜欢的“课外作业”,演奏葫芦丝、跳拉丁舞、练书法、画沙画,孩子们陶醉其中。在这里,不论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还是本地常住人口,他们都不需要缴纳高昂的报名费、教学费,就可实现当画家、书法家、音乐家的梦想。据悉,城关区社区少年宫课程设置,在保留提升原学校传统项目水平的同时,又要按社会需求及主题实践等进行设置,主要包括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学科类等课程,同时融入体验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拓展视野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城关区的小学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约占学生总数的50%,有的学校高达70%甚至达到80%。为让这些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参加课外兴趣活动,2011年,该区率先在兰铁第四小学、团结新村小学以及大砂坪小学、东岗小学试点社区少年宫建设,一个少年宫覆盖周边多个学校,场地和设备等都用学校现有的,而且免费提供给来校学生使用。并把社区少年宫建设作为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同城化及综合素质教育均等化的突破口和总抓手,以“学生需要不需要、家长满意不满意、社会认同不认同”作为少年宫建设的唯一标准,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添置体育、图书、音乐、美术等必备器材2512件,修缮、改造、置换、共享现有场馆196处,建成市级社区学校少年宫10所,区级社区学校少年宫14所,中央彩票公益金扶持少年宫5所,全部实现有牌子、有场地、有设施、有队伍、有活动的“五有五好“工作目标。
各社区学校少年宫充分利用在设施、器材、场地、师资上的有利条件,既组织开展声乐、舞蹈、足球、沙画、航模等现代艺术学科培训,又组织开展书画、剪纸、泥塑、编织、雕刻等民间工艺培训活动,让孩子们既掌握了一技之长,又传承了优秀民族文化。同时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和学生兴趣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特色辅导班。安乐村小学社区少年宫的葫芦萧演奏,水车园小学社区少年宫的古筝演奏,嘉峪关路小学社区少年宫的科技航模制作,均在全省少年宫比赛中获奖并予以推广,华侨实验小学和水车园小学社区少年宫机器人制作在国际、国内屡次获奖。全区共计开展培训学科126项,累计培训人员2.78万余人次,培训学科的合理设置和技能培训的普遍开展,让学生充分品味到动手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幸福,让社区学校少年宫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的场所、动手的基地和创新的乐园。
据城关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中,该区始终将未成年人的教育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并长期以往地坚持着,社区少年宫重点招收困难群众子女,通过街道社区对周边困难家庭情况进行摸底,扩大社区学校少年宫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帮助农民工子女感受和体验城市环境、了解和融入城市生活,让社区少年宫成为城市弱势群体子女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