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出一片新天地 ——兰州市城关区推进街道社区行政服务分离的实践创新 

20.12.2015  11:43

  隆冬时节,寒意阵阵,走进兰州市城关区广武门街道大教梁社区活动中心,音乐悠扬,舞姿翩翩,社区“夕阳红”文艺队正在排练舞蹈。62岁的退休老人师玉梅高兴地说:“要感谢城关区推行的街道社区行政服务分离,使我们在寒冷的冬季,有了室内活动场所。”

  师玉梅老人所言及的“街道社区行政服务分离”,源于2014年。城关区为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立足于体制机制改革,将着力点放到基层,创新实践街道社区行政服务分离改革。运行一年多来,实现了“行政化社区”向“服务型社区”全面转型,为社区更好地服务群众、党员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件事,如一枚石子投入水中,引来涟漪阵阵,群众鼓掌、干部叫好。今年7月底,受国务院委托,国家行政学院评估调研组现场调研了城关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对街道社区行政服务分离这一走在前沿的举措,评价其“成效明显”“有借鉴推广意义”。兰州市要求城关区认真总结经验,拟在全市推广。

  城关区推行的街道社区行政服务分离是如何成形的?到底效果如何?

  近日,记者走进城关区,探究答案。

   彻底解决“临门一脚”——倒逼出来的“城关模式”

  城关区总面积220平方公里,目前总人口已达185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3万人以上。上世纪90年代始,和国内不少城区一样,城关区亦深陷“大城市病”:土地资源紧缺,人口激增,交通吃紧,污染加重……

  这么多人在这样一座城市工作、生活,市民能没个怨气、烦恼吗?政府部门的服务如果再跟不上,“稳定”“和谐”就成了空谈,建设、发展更无从说起。  

  “从一定程度上讲,街道社区行政服务分离是群众所需倒逼出来的。”见到城关区区委书记王宏,这位有着多年基层党务工作经验的“当家人”以这句话开篇。王宏认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之所以难解决,难就难在“临门一脚”,特别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方法不对路、工作方式不科学、自身素质不适应。与群众见面,也是为了出出镜、露露脸。有的身在基层心在上头,在岗不在状态。有的落实政策变通走样,致使政策始终“走在路上”。

  “‘最后一公里’问题如同我们人体的神经末梢,就差那么一分,就能完成一项工作,就能办成一件实事,就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王宏形象地说,“走不好‘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就是空谈。”

  前些年,城关区为解决群众办事难,在每个街道和社区均设立了政务大厅,每个大厅配置10-20名工作人员。但随着行政事务职能的不断调整,目前社区承办的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日办件量仅为4-5件,造成政务和人力资源白白浪费。社区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一线阵地,却因职能、场地、人力等原因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最和群众接近的社区及干部成了“传声筒”“守望者”。

  从何处下手?经缜密调研论证,城关区委组织部按照区委要求推出了顶层设计:以加强“服务型”党建为目标,创新服务理念,做到各级部门都是服务部门,各个岗位都是服务岗位,各个党员都是服务人员。改革服务流程,整合基层社会事务管理和民生服务资源,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让老百姓办事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聚焦服务重点,从群众最希望办、最迫切办、眼下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切实帮助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看病难、办证难、就业难等生产生活中的燃眉之急,让站在“最后一公里”的群众,切实感受党的温暖和改革发展成果。

  一场旨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破冰”之旅悄然拉开大幕。

   服务群众最大化——社区“有限空间”释放“无限活力”   来到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以前200多平方米的居务大厅已装修一新,改为供辖区群众休闲学习娱乐的活动中心。街道党委副书记郑春红说:“每天来中心活动的辖区群众络绎不绝,自发成立的以文娱为主的10多个团体每周有序开展活动。”

 

  改革开始后,以前设在社区的居务大厅全部改为活动中心,目前已有1.84万平方米的居务大厅实现改建。

  “这相当于在城区繁华路段为我们提供了价值上亿元的免费活动场所啊!”

  “看似砸了一堵墙、拆了一个台面、搞了几个活动室,但最要紧的是和群众的心更贴近了!”

  正在活动的老人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点赞”这件温暖的好事。

  那以前由社区办理的事务谁来负责?“社区承担的18类195项中的103项行政事务已全部‘收回’街道,由街道社区行政事务受理大厅实行‘一口式接件、归口式办理’。”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汪静介绍。

  “社区行政化,专干白领化。”这句话是对城关区社区以前工作状态的比喻,走访中,记者看到,这一切变了样。

  赵娟原为畅家巷社区计生专干,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居务大厅等待群众上门咨询、办理有关事宜。“其实权限规定,我只能起个收发、解释作用,一天没多少事。”赵娟说。今年4月,赵娟由居务大厅工作人员变为网格员,负责静宁路一片近200户居民。

  “改革后,社区26名工作人员,22人‘下沉’网格,从办公室走入街巷楼院。”畅家巷社区书记沙燕说。据了解,此次改革,城关区每个社区平均有15名工作人员,全区共有1800余人“下沉”进入网格。

  进入网格,具体干什么,如何评价?“网格员每个工作日要深入辖区楼院,开展走访居民送服务、网格巡查等工作,全力参与为民服务工作。对此有一整套考核办法。”广武门街道党委书记赵宇宁介绍说。同时,城关区还充分利用网格化技术,建立了依托GPS的终端定位监测系统,通过定点监测、实时传输、轨迹查询、任务派单等实用功能,管理人员通过终端可随时查看网格员的活动位置、历史活动轨迹和每天为民办实事的实效及辖区百姓服务状况,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社区监督管理模式。

  “今天去辖区90多岁孤居老人魏秀兰家探视,怎么也敲不开门,第一判断是老人生病了,无奈中,联系物业、派出所打开门,果然老人突发心脏病,我们紧急将老人送往医院,因此得到及时救助,老人生命无虞。”这是广武门街道大教梁社区网格员刘银萍在《民情日志》中记录的一件事。像这样的《民情日志》,城关区每个网格员人手一本,按要求记录每天的走访情况。

  催收电费、清运垃圾、关护老人、讨要欠薪……翻看着一本本《民情日志》,大多是不起眼的琐事。据初步统计,自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城关区各街道社区目前已走访入户10万余户群众,办理各种事项5万余件,解决矛盾纠纷1.5万余件。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小事、琐事,正是这些,点亮了百姓温暖的心灯,成为构筑‘和谐城关’牢固的基石。”城关区区长张永财感慨地说。

  ——社区解除行政事务繁杂束缚,更多力量进入网格,使一线基层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走进百姓家,服务群众最大化;

  ——撤销居务大厅,建立街道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群众办事从“多门”走向“一门”,极大方便了群众;

  ——人员力量的释放,阵地的前移,职能的转变,让服务“进了门”,一线工作人员将心思和精力集中在联系服务群众上,思路变得更加开阔、灵活,工作、处理事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服务群众形式更加多样;

  ——实行“一口式接件、归口式办理”,办事效率极大提高。

  ……

  走进街道社区,居民家中,大家伙竖起大拇指纷纷“点赞”这场尚在进行中的改革给他们工作、生活带来的益处,更期盼这场改革能深入进行。(记者侯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