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区对放心主食项目销售亭实行承包经营

15.07.2014  03:17

    【本报讯】短短两个月时间,月收入从以前的不足2000元,到现在的月收入接近4000元,甚至个别人已超过5000多元,这对于正常人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残疾人来说实属不易。记者近日从城关区残联获悉,为使残疾人收入更多一些,残联自今年五月起转变思路,尝试着对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放心主食”项目各销售亭实行承包经营,采取收入与销售量挂钩的举措,极大的激发了销售人员的热情,两个月内他们的收入均有提高,已正常营业的104个销售亭中,60%的销售人员实现收入倍增。

    据介绍,按照城关区打造就业最充分城区要求,该区近年来全力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城关区政府于去年初实施的放心主食项目,不仅让市民在家门口购买到优质放心食品,而且还集中安置了172名残疾人就业,他们的月收入从1500元到2500元不等,个别销售人员工资加提成突破3000元。安置的销售人员以肢体、视力、听力、言语四类轻度的残疾人为主。

    为让残疾人收入更高一些,残联针对正在运营的放心主食项目,在征求残疾人销售人员意见基础上,结合多数人员意愿从今年五月份起,尝试对百余个销售亭实行承包经营(电费由区残联补贴),通过收入与销售量挂钩的方式,大大激发了销售人员的热情,经过短短两个多月的试运行,销售人员收入均不同程度提高,已正常营业的104个销售亭中,60%的销售人员实现收入倍增。销售人员赵女士说:“我现在一个人带孩子,孩子今年考上了大学,通知说第一次就得交7000多元,这么多的费用让我从哪儿去弄?好在五月份销售亭开始承包,只要卖的多自己就挣的也多,现在每天营业12到14个小时,大概算下月收入接近4000元,孩子学费有着落了,再苦再累也觉得值。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