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李沛珂:“垃圾不落地”让人居环境变得更美好

19.11.2015  12:41

  原标题:“垃圾不落地”让人居环境变得更美好

  城中村垃圾问题困扰雁滩环卫多年,为确保城中村环境卫生迈上新台阶,同时为助力城关区环境卫生攻坚战,雁滩市政环卫所实行垃圾不落地工程,免费为沿街商户和居民发放垃圾袋,特别是该所还利用近半个月的时间,向城中村的居民普及垃圾投放时间和地点,呼吁居民自觉将垃圾投入垃圾箱或收集车。经过一周垃圾不落地洁净工程改造,雁滩城中村生活卫生环境大大提升。(相关报道见11月17日《兰州日报》一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在享受都市生活的便利舒适的同时,垃圾也在悄悄侵蚀身边的环境。面对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政府、社会、企业及个人纷纷行动起来,雁滩在城中村实行的“让垃圾不落地”行动就是一个生动的实践。

  要让“垃圾不落地”能够深入持久地实施下去,首先要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如果宣传力度不够,公众环境意识淡薄,对“垃圾不落地”了解甚少,甚至没有养成将垃圾放入垃圾袋并定时投放的习惯,那么“垃圾不落地”在执行中就难免会打折扣。现在这一行动在雁滩城中村环境改造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关部门就要借助这一势头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公益展览、媒体引导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青少年学生宣传“垃圾不落地”的相关内容,大力推广文明绿色的生活理念,推动“垃圾不落地”真正走进每个街道社区,进一步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规范公民的行为习惯,形成人人参与共同维护的良好氛围。

  笔者认为,“垃圾不落地”实施的重点在于垃圾分类,目前很多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并不高,对垃圾分类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实际上国内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垃圾分类的具体举措并一直在积极推广运用。像《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今年8月开始实施,对规范垃圾的分类投放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推广垃圾分类投放,受到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市民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兰州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并让它和“垃圾不落地”政策充分融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注定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可设立相应的奖罚制度。今年,广州对垃圾分类动了真格,根据近日正式生效的新版《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今后个人不分类投放垃圾、分类责任人不落实分类责任、收运单位将已分类垃圾混收混运的都有可能遭到处罚,其中,个人最多会被罚200元。对这些举措我们可适当借鉴,对“垃圾不落地”实施得好的个人、社区进行宣传表扬及物质奖励,对乱扔垃圾的个人或社区进行公开批评及监督,甚至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

  总之,城市发展越快垃圾处理问题越应引起重视,我们要完善处理垃圾的各种法规和政策,不断创新思路,不断更新理念,才能处理好城市垃圾问题,才能不断优化城市环境,使城市的人居环境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