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西固区陈坪街道陈官营社区残疾居民孙世玉“打开心扉,追逐梦想”

01.09.2014  12:29

  孙世玉系陈官营社区居民,属肢体二级残疾。10年前与父母一同外出时发生车祸,致使左腿高位截肢,当时的他年仅9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上的残缺在幼小的心中埋下了深深的痛,刺痛着他的内心。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宅在家中,这是孙世玉母亲对我的诉说......。作为一名社区残协专干,我静静地听着,心理却暗暗叹惜。于是,我决定家访。

    当我见到孙世玉时,他还有些抵触情绪,不愿意和我交谈,总觉得我们的交谈,就像是老师在训话一样。看到孙世玉的不说话,主动转变了说话的方式方法,直接开门见山地说:“我也是从你这个年龄过来的,当初我也有和你一样的想法,怨恨自己的父母,不愿意出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社区担任残协专干以来,见到的各种各样因为疾病困扰自己一生的那些残疾人,他们或瘫、或病、或残……而对我们来说,我们又是幸运的,最起码我们有手有脚,有清醒的头脑,能用知识武装自己,能自食其力,还有整天关心我们、为我们操碎了心的父母,我们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说到这,孙世玉低下了头,对我说他想和同学合伙做生意,一直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有对父母说而已。看到有效果,我继续开导他:“你现在还小,不到20岁,社会经验少,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会做什么。就算做生意也需要考虑很多,如资金的投入、货源的寻找、配送的问题、利润与赔偿的分配,你是否考虑过?不管怎么,都要和自己的父母多沟通,多听听家人的意见。”孙世玉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我接着说:“现在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要靠头脑和技能才能生存。我们不能跟别人拼体力,但是我们可以用知识和技术来证明我们是行的。你还小,我建议要是有时间可以多学习,趁年轻多学些技能,艺多不压身么。”

    通过多次面对面的交谈,孙世玉对父母的抱怨也越来越少了,和父母也有了较多的沟通,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虽然没能接受技能的培训,但是能够打开心扉,勇敢地走进社会,追逐自己的梦想,寻找更多的创业机会,这未免也不是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