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多措并举 推动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30.09.2015  12:26

  近年来,酒泉市委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系统谋划,健全机制,明确任务,强化措施,靠实责任,有力推动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一、大力培训,增强年轻干部政治素质。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连续几年在延安、浦东、井冈山三大干部学院举办了党性教育培训班,培训年轻干部1.5万人次;坚持把能力提升作为重中之重,在清华、北大、复旦等重点大学举办了62期年轻干部能力提升主体班,培训3000多人次。在党校举办的年轻干部培训班上,市委常委分别授课,帮助年轻干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把形势教育作为必修课,开展以学党史国史、知市情民情为重点的岗前培训,引导新录用干部积极投身全市经济发展主战场;坚持以“三严三实”标准严格管理要求,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和考核制度,发现不良苗头及时提醒告诫,始终把年轻干部置于组织管理监督之中。

  二、突出实践,提升年轻干部工作能力。坚持在基层和实践中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有计划地选派到乡村基层、民族艰苦地区、扶贫开发、急难险重、信访维稳、社区服务“六个一线”“墩苗”锻炼。近几年,分批次选派24名党政副职、36名优秀选调生、169名帮扶干部和1300多名年轻干部投身项目建设、精准扶贫、信访维稳一线,让他们在直面群众、解决矛盾问题中提升能力。认真落实“3+1”传帮带制度,由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联系帮带年轻干部,教方法、传经验,加强跟踪培养;落实定期座谈制度,每年召开1-2次优秀年轻干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座谈会;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对到乡镇和民族县挂职锻炼的年轻干部,专门安排组织部分管副部长、乡镇、部门党政“一把手”定期谈话,及时了解情况,做到热情关怀、真情帮助、适时鼓励,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步伐。

  三、优先选任,助推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中始终做到四个“优先”,即引进人才时,优先物色;选拔后备时,优先储备;上级机关选调时,优先推荐;干部调整时,优先考虑,及时把培养成熟、德才兼备、符合“三严三实”要求的干部提拔起来。换届以来,引进清华、北大等优秀毕业生102名,考录年轻干部2689名;建立县级、正科级后备干部库入选2100名,掌握80后优秀年轻干部260名;提拔县处级年轻干部133名,占新提拔县级干部总数的36%,提拔科级年轻干部698名,占新提拔科级干部总数的43%。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方式选拔了县处级年轻干部30名、科级年轻干部530名,其中省委组织部重点掌握的80后年轻干部69%得到提拔使用,遴选278名年轻干部补充到省、市机关,形成了基层一线干部选拔链,优化了各级干部队伍结构,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干部人才保障。

  (中共酒泉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