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平凡的地税人

04.02.2015  12:38

  从税35年来,我们经历了国地税分设,见证了税收征管模式的深刻变革,走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机构改革,感受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沧桑巨变。永昌地税发展成为今天累计组织各项税费收入超过5亿元的规模,税收信息化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征收工作由最初的手工操作向计算机征收转变、单机应用向网络化时期转变,信息技术由浅入深,疾速跨越,近年来,光纤改造、省级数据大集中、视频会议系统、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标准化办税服务厅建设,桩桩件件,犹如昨天!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1994年刚成立的“永昌地税”是那么稚嫩。我们独自奋斗在基层税务所担任税管员,周而复始的下企业、整资料、清管户。红山窑税务所,其艰苦程度,在永昌县地税局当时共设置的七个税务所中,具有代表性。红山窑离县城偏远,路途达四十多公里,海拔高达2300多米,除了自然条件固有的艰苦程度,再看看办公室仅几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几张破旧的木质办公桌椅和两个档案柜,办公、吃饭、睡觉的条件这么窘迫,我们并没有当回事,苦是人吃的,创业之初嘛,万事开头难。
  记得节令刚到“小雪”时候,这里已经是滴水成冰哈气成霜了。我们顶着凛冽的寒风,去乡镇旮旯里零星分散的纳税户中逐户清理税收,税种多,税额小,税源极其零星分散,我们不厌其烦、不怕受累地“地毯式”地去捡那些不起眼儿的几元、十几元的“芝麻税”。早出晚归延长工作时间,征期时,每天下班前我们都要花上很长时间,把当天征收的税款中一大堆总额在十几元或几十元的1分、2分、5分的钢崩儿分类、数清。
  有一次三轮摩托车坏了,本来就已在摩托车上冻得浑身瑟缩、肢体麻木的我们,只好下车,在裹着雪花儿的凛冽寒风中修车。车修好了,太阳也要下山了,我们的手指都冻得僵硬,脸冻得麻煞煞地疼。暮色中,紧踩油门儿,在夜幕降临前到了一个小企业。顾不上把冻僵的身子暖好,就开始查账。待工作做完,已是满天星斗的晚上八点多了。我们忍着辘辘饥肠,拖着疲乏的身子,在沉沉夜色中奔上了去乡政府吃住的路。流汗受累,忍饥挨饿,含辛茹苦,本不算什么,困难脚下踩,那些年我们无怨无悔地走过。
  二十年的寒来暑往,包含了多少艰辛与欢笑、汗水与成功。二十年的点点滴滴,填充了我们美好的记忆,在漫长的税收征管路上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同时也见证了我们永昌地税的成长历程:从国、地税机构分设时矮小简陋的办公楼到今天宽敞明亮、拥有现代化办公条件的办公大楼,地税人一路高歌,一年比一年上一个大台阶儿,捷报频传,硕果累累——至2013年末,永昌地税已实现年税收收入3亿多元,从建局之初的手工开票、微机开票征税到现在的网上申报、银行扣款及横向联网、批量扣款,从零起点的征管资料到现在的系统化、规范化的电子征管资料……变化是巨大的,唯一不变的,是永昌地税“务实、高效、廉洁、奉献”的精神在日益高扬。
  我们从基层所到县城,从专管员到税务稽查员,从局机关再走向管理分局,就是凭着这么一股执著的劲头和忘我的精神,中间虽然也有痛苦与困惑,但更多的是感到光荣与辉煌。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在税收岗位上,虽然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但是不求闻达,不慕名利,不图富贵,甘为人梯,以平常人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业务上的小进步,替纳税人解决点实际困难,同事间的经验互换,都会成为我们一天劳累后的回味。做一个敬重税收事业,潜心研究业务,不浮躁,耐得住寂寞的税官,做一个从税务工作中领略到充分乐趣的敬业者,就能在看似枯燥繁杂的日常工作中体会到切实的幸福。
  曾经也有同学、亲戚朋友们私下找到我们,希望走走关系托点人情,领购些优惠发票,少缴点税款罚款等等,面对他们掏出的钱和物的诱惑,我们都严词拒绝了。现在有不少人已经把价值和金钱、权力放在了一块儿,可要真都是这样的话,那我们这些所谓的人民公仆,又怎么对得起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呢?责任是一种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我们保有一份对事业、对梦想、对党、对祖国无限的忠诚与热爱。
  再过几年,我就要退休了。有些部门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可能会放松自己,随心所欲。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给为之热爱、为之付出35年的税务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的答案是,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站好最后一班岗,给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热爱税务工作,我会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不逃避、不懈怠,作为地税人,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金昌市永昌县地税局 李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