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爹女”是挖坑自陷还是“请君入瓮”
作者:木须虫
一名女网友在网上发帖感叹父亲为官廉洁,结果遭到网友的人肉搜索,被曝光其为沈阳人,月薪5000元,但在京有多套房,位于北三环、南三环等地,老家还有十套房,其父亲供职于辽宁省政协,她今年还参与了北京的自住性商品房摇号,遭网友人肉后被称为“水木坑爹女”。(7月15日《南方都市报》)
“坑爹女”为父炫廉诱发一件公共网络事件,可谓沸沸腾腾。然而,其间的人肉信息,以及她个人在水木社区的“抱怨”、“炫耀”,又真假难辨。父亲是谁,是什么身份?个人房产信息、就业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又如何?这些事实上还是个谜,混乱的逻辑,皆以假定的前提推测为出发点。
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官员财产与官员收入考量之间的匹配性。“坑爹女”的低收入却在北三环、南三环拥有房产,还是“父亲”购置给予的。显然,官员的身份却能拥有在京房产,只能用贪腐来解释了。不得不说,这样的“桥段”并不陌生,之于网络早已司空见惯了。而从“炫廉”开始,到“贪腐”结束,有如戏剧冲突反差的效果。
“坑爹女”诱发成公共网络事件,庞大的围观之众,事实上都在试图验证“凡官即腐”的吏治腐败逻辑,并对腐败施以网络调查与审判,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仇官”情绪的一种渲泻。其实,哪怕可能存在的腐败是真,在没有调查成定论的情况下,仅仅都只是假设。稍具理性的,还应当看到“假”的可能。
毫无疑问,“坑爹女”持续的发酵,正在变成一场对官员腐败抨击的快感盛宴,在似乎不需要对言论负责的虚拟空间,或许就是承载阶层不满的一个出口,并不在乎是真还是假。网友需要,或许为数寥寥的几个人更需要。网络炒作并不陌生,就个案而言未必不存在策划炒作的可能。“炫廉”开始,抓住所谓官员廉洁稀缺的印象制造“眼球关注”,继而人肉跟进“爆猛料”,吸引网友与舆论围观,然后抛出“父亲”是谁的查证与否认,给事件加温。诸如此类,手段并不新鲜。
不管“坑爹女”是挖坑自陷,还是“请君入瓮”,归根到底都是在对反腐的嘲弄与消费。对此,公权部门应当及时介入,无论最终是查实还是查否,都是对该网络公共事件最有力的回应。反腐的公信并不能靠公众的理性来确立,更多的还是正视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来获取。公众对腐败的怀疑比真实的腐败更值得关注,假的说三遍都会变成真的,何况网络呢?放任自流才是最大的危害。(木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