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检出“超级细菌”,可能引发三大系统疾病
受访专家:武汉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所长、病原生物学系副主任 杨占秋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 钮文异
地铁正在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包括绝大部分一二线城市和部分三线城市在内,中国38个城市先后开建地铁。但地铁的建设远远赶不上人潮的增长,狭小密闭的空间里天天都是人挤人,其中诸多卫生隐患一直令人担忧。最近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甚至显示:广州地铁检出“超级细菌”,一旦感染有致死风险。
地铁检出致病菌不奇怪
该研究由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姚振江的团队完成。研究人员在广州地铁7条线路上采集了320个乘客常触碰位置的样本,包括自动售票机、扶梯、座椅、吊环拉手、竖杆等。检测发现,60.31%的取样点存在耐药的葡萄球菌,其中8个含有“超级细菌”,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5%。
杨占秋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超级细菌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很多公共场所都能检测出来,医院尤其常见。所谓超级细菌,并不是说对人体的伤害大,而是其耐药性强,多数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当然,超级细菌也不是无药可治,比如这次发现的MRSA,万古霉素对它依旧有效。
地铁里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2014年,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研究发现,相比在英国公路上开车、高峰期骑自行车、步行去商场、在厨房做饭等环境,地铁中的PM2.5浓度最高,达64微克/立方米,超过高峰期骑自行车的两倍。国王学院环境健康学教授弗兰克·凯利说,地铁中PM2.5的最高值已达到欧洲标准的近3倍,几乎成了最脏的地方。2011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等专家也发现,地铁车站的空气污染程度超过地上车站,以二氧化碳作为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浓度最高时超标2倍。
可能引发三大系统疾病
钮文异教授认为,地铁属于多人接触环境,感染致病菌的几率较高。更让人担忧的是,地铁站基本处于地下,环境密闭、空气流通不好,也成为地铁中空气污浊的重要原因。宋伟民的研究发现,真菌污染也是引起各类感染的重要因素,如果地铁内相对湿度高于70%、灰尘多,加上通风不良、日光不足,各种微生物可附着于颗粒物表面,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造成健康威胁。通常来说,乘坐地铁可能导致的健康隐患包括:
呼吸系统疾病。 弗兰克·凯利教授认为,如果长时间处于地铁较高的PM2.5环境中,可能会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病变。杨占秋则表示,流感病毒、肺炎球菌等呼吸系统致病微生物可通过空气快速传播,且由于浓度较大,在近距离面对面的情况下,在流感高发季节,被传染的几率更大。
消化系统疾病。 最新研究中涉及的采样点,如扶梯、座椅、竖杆等都是多人接触位置,人们在掏钱买票、摸电梯或车厢扶手时,就可能接触到各种致病微生物。如果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地铁上吃东西,或吃东西前不洗手,就可能因此患上消化道传染病。
心脑血管疾病。 空气污染或许不会直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但钮文异认为,在封闭的地铁环境中,由于空气流通不好,“三高”人群或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血压升高等症状,加上一天工作的劳累和紧张,就有导致疾病发作的可能。
切断传播途径最重要
杨占秋说,虽然坐地铁可能感染疾病,但人体自身有免疫力,不会达到接触一点致病菌就“中招”的程度。“细菌、病毒的传播需要一定的途径,如消化道疾病多从口入,呼吸道疾病多经口鼻吸入,一些病菌通过皮肤破损伤口进入,只要截断上述传播途径,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感染。”
吃东西前洗手或用湿巾清洁。洗手是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最重要措施。建议在地铁内不要吃东西;到办公室或回家后先洗手;在外吃东西也要先洗手;随身携带消毒湿纸巾,在不方便洗手时用于清洁。杨占秋表示,即使只用清洁的自来水洗手,也能显著降低手上的细菌含量,达到防病目的。
有人咳嗽或打喷嚏,尽可能远离或捂住口鼻。在流感高发季节,出门最好戴口罩;在地铁里尽可能远离咳嗽或打喷嚏的人,如果人多拥挤,也要用手捂住口鼻。另外要提醒患病者,在公共场所咳嗽时最好主动捂住口鼻,略微低头,尽可能让飞沫向地面传播。
衣服通常不携带大量致病菌,但患病期间需注意。很多人挤完地铁后,总觉得衣服也沾满细菌,但事实上,病菌一般不通过衣服传播,因为绝大多数细菌在空气中只能存活数天时间,有的甚至连一天都不到。只要身体健康,有基本的免疫力,就能免受感染。但自己患病期间,致病菌可能通过衣服传染给其他人,建议患病者要少出门,勤换衣,利人利己。
老人、孩子应加倍防护。老人的抵抗力下降,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比健康成人更容易感染,建议加倍防护,乘地铁尽可能错开人流量巨大的高峰时段,洗手应更加频繁,随身携带口罩。
每天增加车厢清洁次数。地铁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卫生检查,监督地铁禁烟,增加每天的清洁和消毒次数,保证站内及车厢内足量通风等。大站或换乘站最好修建洗手处,督促大家养成洗手的习惯。▲(生命时报记者 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