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部分地区歪曲的人情观念:违规享低保只为证明能力

21.03.2016  11:00

  中国兰州网3月21日消息 以会“跑事儿”为荣、热衷于与官“搭上话”、信奉“朝中有人好办事”、默许村干部中的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近年来,在部分基层地区,由错误“人情观念”或对权力的歪曲理解等所导致的社会现象成为影响乡村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文化阴霾”。

   会“跑事儿”是个了不得的评价

  李青杰是河南省开封市的一名选调生。2014年夏天,他在当地一乡镇信访接待室值班时遇到一件让他至今难忘的事。

  “那天,接待室来了一位看上去60多岁的老伯,一进屋就热切地和我寒暄,拿着一盒中华烟拼命往我怀里塞,还对我说:‘我不是上访的,只想和你交个朋友。’当时我觉得很纳闷,一问才知道,这位农民老伯这几年通过养猪富了起来,但村里人却总说他太老实,不会‘跑事儿’,挣再多钱有啥用。他觉得整村人都看不起他,于是就想到在政府机关找个当官的朋友……”

  像这样盲目推崇权力的错误认识在当地群众中并非少见。事后,李青杰慢慢了解到,在当地农村,会“跑事儿”是个了不得的评价,指能在县里、乡里“协调解决事儿”。换句话说,就是会用权力为亲朋乡邻办事。一个表现就是,在田间地头、屋脚墙根,人们讨论的话题由“自家吃了什么”变为“我远亲的侄女婿当了副乡长”、“他父亲大寿,来了一院子当官的”、“某家会‘跑事儿’的孩子有多少县机关的朋友”……

  李青杰遇到的事可以说是这种思想的一个典型个案。事实上,其他基层党员干部也反映:“有的群众来乡政府办个事、盖个章,总在门口拐个弯,去小卖部里买盒好烟,一进办公室就忙不迭地让烟。”

  在“权力至上”观念的影响下,手中有权或能借用他人权力谋得利益也成为“有能力”的表现。比如有党员干部反映,个别城镇有浓厚的考公务员氛围,因为大家误以为考上公务员就能当官,既有面子又得便利。在个别乡村,通过请客送礼等手段获得低保资格被看作是“有关系有身份”的标志:“有出息哩,他能跑到低保,说明他关系能走到上面。”2015年7月,河南省开封市委巡察组调查通许县违规享受低保问题时,一名违规享受低保的村民竟表示:“我不缺钱,我跑这个低保只是证明下我有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