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 致富陇原 1236在行动】我省加快贫困地区水利建设

11.07.2014  13:13

   

本站来自甘肃日报讯          我省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努力推进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水资源配置保障、农村水利、梯田及生态环境治理,贫困地区水利投资明显增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明显加快。

 

我省在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的同时,积极探索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利用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国家开发银行中长期贷款,加大对贫困地区水利项目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截至6月20日,省水利厅已安排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水利项目投资计划48.17亿元,占全省水利投资总额的87%。其中,中央投资32.29亿元,省级配套资金7.12亿元,国开行贷款5.6亿元。

 

强有力的投资,使贫困地区重点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建设紧锣密鼓。目前,引洮供水一期主体工程正在全力攻坚,力争早日全线贯通并发挥效益。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水利骨干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靖远双永供水、积石山引水、引洮入潭、引洮济合、天祝县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供水工程、石门河引水等贫困地区重点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进展顺利。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继去年解决贫困地区211.51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后,今年,我省又计划解决贫困地区规划内161.08万农村人口和27.13万名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并利用国开行贷款,解决7个试点贫困县规划外26.8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预计今年年底全省贫困地区自来水入户率将达75%。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我省安排贫困地区的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资金占全省总额的83%,今年还将予以倾斜支持。同时,继续推进黄土高原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记者宋振峰  实习生屈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