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在线教育是传统教育的补充而非颠覆

29.12.2014  13:42

教育显然不能单纯只是知识的传递,传统学校中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具有在线教育无法替代的巨大价值。

据《光明日报》12月11日报道,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音译为“慕课”)等在线教育产品的推出,“随时随地,想学就学”成为口号,甚至有业内专家表示,在线教育将“颠覆”传统教育。但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却说,传统教育与去电影院看电影有一个共通之处——体验,而这个功能是在线教育无法做到的。

客观而言,在线教育相比传统教育具有不少明显优势。在线教育方式灵活,不必局限于一时一地,学生可根据情况自由调节,充分利用一些碎片时间“充电”。在线教育提供的课程也更丰富,学生选择的余地大,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一般只能被动接受,通过在线教育,学生可以主动选择。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教育的方式。

由此,一些观点以为,随着今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技产品的进一步普及,传统教育迟早要被在线教育颠覆,甚至传统的学校将会消失,老师和校长也会失业。特别是近两三年,在线教育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体现得越发明显,“颠覆论”听起来似乎言之凿凿。

历史上新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冲击并不只有在线教育。以印刷术为例,印刷术在当时也是一种新技术,印刷术使图书大量出现并唾手可得,图书馆藏书也不断丰富,但并没有颠覆传统教育,而且还促进了传统教育的大发展,并让图书成为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和组成部分。

在线教育亦如此。教育显然不能单纯只是知识的传递,传统学校中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具有在线教育无法替代的巨大价值。学校教育除了授课外,还能够启发、鼓励、安慰学生,分享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同学、班集体和学校的关心与温暖,这对学生的心智发展非常重要。这些是在线教育技术难以实现的。

之所以难言在线教育颠覆传统教育,还在于我们把孩子送到传统的实体学校中进行教育,不仅是让他们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让他们与其他师生互动,形成社会化的关系。这种社会化关系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尤其是在大学里,学生与老师和同学交往所形成的真实的、牢固的、深厚的情谊会让人受用终身。如哈佛、牛津、北大、清华这些一流大学,同学和校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而在网上大学里形成的社会化关系网则脆弱很多。

因此,在线教育应成为传统教育的补充,而不是颠覆。学校教育可以主动吸收在线教育,弥补传统教育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短板,扩大知识的传播范围,也可以避免授课时“吃大锅饭”的形式,针对不同的学生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二者并非水火不容,而是相得益彰,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