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沙化曾让敦煌面临严峻的形势
25.04.2016 21:11
本文来源: 林业厅
为改善生态环境,敦煌市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城市小环境、绿洲大环境和外围生态保护”的总体要求,采取多项措施与黄沙展开决斗。
敦煌市先后实施了肃州镇西戈壁、吴家沙窝、月牙泉镇黑山嘴、佛爷庙湾、党河两岸、阳关镇、阳关林场、敦煌农场等风沙口治理工程,治理面积3.5万亩,新建和改造周边防护林带80余条,共计300余公里,使敦煌市95%的农田免受黄沙侵袭,遏制了风沙危害。
结合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敦煌市每年新建、改造农田防护林网和绿色通道3000余亩,新植、改造农田林网约1500公里,林网控制率超过敦煌农田总面积的90%。
敦煌市对北湖、东湖、南泉湿地的天然植被逐年进行分类抚育管理,共封育管护面积160余万亩。植被的自然修复,使绿洲沿缘的近50万亩流动沙丘基本得以固定,局部农田沙化的趋势得到了遏制,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为保护湿地资源,敦煌市先后建成甘肃敦煌西湖、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湖、南泉湿地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敦煌市保护区面积1469万亩,占敦煌国土面积的31.4%。
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敦煌市积极发展民生林业,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敦煌市建成以葡萄、红枣为主的高效节水特色经济林面积23万余亩。2015年,敦煌市农民人均林果收入5800余元,占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敦煌市充分利用沙区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把防沙治沙与沙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经济林果、沙漠森林公园等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
敦煌市紧抓各种机遇,全力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2013年4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增设敦煌市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并确定敦煌市为全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试验区。为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敦煌市编制了《敦煌市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规划》(2013年-2020年)和《敦煌市鸣沙山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试点实施方案》。在治理方式上,
敦煌市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形成乔灌草空间互补。在技术应用上,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防沙治沙新技术,重点推广采用HDPE新型阻沙固沙网沙障等技术。
通过全面推进敦煌示范区建设,到2020年,库姆塔格沙漠外围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防沙治沙政策体制创新、经济林果产业发展和沙区沙漠旅游产业发展等7个示范项目将陆续实施,治理荒漠化面积将达393万亩。(酒泉市林业局供稿)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5.04.2016 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