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也将进入“买方市场”

28.07.2014  04:58

  牵一发而动全身。市场下行,销售受压,土地市场亦由热转冷,房企在拿地方面也开始变得十分谨慎。今年上半年,上海市供地量、成交量都出现大幅下滑,地价紧跟房价降温,土地市场同陷低迷。

  先来看一组数据,2014年1-6月,经营性土地市场供应95幅,373.4公顷,同比减少27幅,面积同比下降30.2%。受供应缩减影响,土地市场成交亦有所下降。2014年1-6月,经营性土地市场整体交易98幅,土地面积390.74公顷,同比减少19幅,面积减少16.1%。

  受楼市低迷影响,部分房企因销售不佳导致资金链趋紧,“房冷地冷”的现象也随之而出。尤其是在5、6月份,土地市场推地量是少之又少。据了解,今年5-6月上海市共有8幅经营性用地入市,与去年同期的40幅经营性用地的量相比,明显的相形见绌。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多地住宅地块流拍的现象频现,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也不例外。比如说,因竞买人数不足,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在今年6月9日发布公告,终止了奉贤区海港开发区51-02(1)、52-02区域地块的出让。这块地块的流拍一方面是由于地块的冷门,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开发商购地热情的大幅降低。

  但值得注意的是,量少而质精。虽然今年上海土地市场的供应量减少,但质量高的地块还是有的。

  在上海,优质地块一地难求,开发商仍一如既往追捧,地价创新高。如1月“闸北区大宁路街道325街坊地块”成交总价101亿元,楼板价47609元/平方米,成为自2003年以来宅地总价和楼板价双料地王;首幅地下商业地块—“黄浦江沿岸地下商业地块”被陆家嘴集团陆家嘴旗下子公司摘下,楼板价27598元/平方米,已接近以往成交地块地上商业价格,溢价245%,保持今年上半年最高纪录。3月,融创绿城以24亿元取得宝山区顾村镇N12-1101单元05-01地块,溢价83%,楼板价高达20150元/平方米,基本接近周边住宅价格。

  此外,房企拿地也像一面镜子似的,而市场的低迷更是显出开发商的谨慎。比如,5月份杨浦区平凉街道18街坊的入市,最后成交结果就爆了一个大冷门。这块内环内的宅地,在保利、九龙仓、建发、合景、雅戈尔等知名房企参与竞拍的情况下,最后溢价36.8%,成交楼板价39264元/平方米,大大跌出了竞拍之前预测价格。

  显而易见,楼市低迷造成的连带效应已向土地市场传导。而且伴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供求基本平衡、行业加速洗牌的阶段,土地市场也将发生剧变,即土地市场即将进入买方市场,下半年土地市场压力也不可小觑。

  尤其是在政策难松动以及市场大幅反弹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房企以谨慎拿地为主。需注意的是,优质地块由于严重稀缺性以及房企的战略储备需要,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高价现象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