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款哪去了:13年增长超30倍 累计20万亿
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土地出让价款从2001年的1296亿元,到去年首次超过4万亿,13年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达19.4万多亿元。
这笔收入的确庞大,在部分地区能占地方财政的“半壁江山”,有些省份土地收入甚至超过税收收入。
对地方政府来说,土地收入去哪儿了,以前很少有专题报告和公开说明,最多是在财政预算中有个笼统数,如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城市建设等等。但用得合理不合理,有多少“体外循环”了或被挪用了,几乎没有谁能说清楚。
现在,问题终于快有解了。全国首次针对土地出让金展开的大范围审计已经开始,“土地账”不会再是一本“糊涂账”,如同以前要弄清地方投融资平台到底负债多少一样。
新华社记者关心另一大笔钱去哪儿了,这就是民航发展基金(以前的机场建设费等),记者查阅2012年民航局关于民航发展基金的收支情况说明,上百亿元巨款只公布了收入104.48亿元、支出104.95亿元两项总额,资金支出明细并未公布。2013年该基金收取超过250亿元,但这笔收取长达20余年的钱,从“收”到“支”都存在一些疑问。有的钱拿来“贴补”企业,有的甚至拿去建民航局的“管干院二期工程”。
楼继伟最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时说,今年1到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超3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地方政府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23.9%。也就是说,虽然公共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低增长,但政府性基金收入特别是地方政府卖地收入仍在高增长。在此背景下,审计署强力审查钱到哪儿去了,无疑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审计署近期发布了
公共财政的最基本属性就是公共性,只有钱到哪儿去了的问题真正解决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