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旅游发展大会昨召开 力争到2020年实现向旅游产业强省转型/图

23.12.2014  15:12

  原标题: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昨召开,力争到2020年实现向旅游产业强省转型

  将敦煌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黄河石林景区。资料图片

   中国甘肃网12月23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记者宋鹤莉)到2020年,我省将打造1座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20个文化旅游大景区、20个重点文化旅游产业园、20家文化旅游骨干企业、30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50个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文化旅游项目,在全省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转型升级——这是12月22日召开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的我省旅游发展战略宏图。

  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推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今后将落实《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规划纲要》和《敦煌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按照“一会四区”部署,强化文化旅游融合,开发旅游资源,发展驻场演艺,打造节会品牌,建设旅游特区,将敦煌打造成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打造成与中亚、西亚地区直至欧洲各国“政策、道路、贸易、货币、民心”五通的丝绸之路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重点打造20个文化旅游大景区

  《意见》指出,我省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今后将选择旅游资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基础较好的景区,建设景区体量大、旅游项目多、吸纳能力强、功能配套完善、管理统一顺畅、过夜游客平均停留2天以上的20个大景区。到2017年,率先初步建成百里黄河风情线—锦绣丝路园、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崆峒山、嘉峪关、麦积山、张掖丹霞、黄河三峡、敦煌阳关-玉门关等8个大景区;到2020年,建成大云寺—王母宫、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松鸣岩-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马踏飞燕、紫金花城—神秘骊靬、黄河石林、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红色南梁、官鹅沟、渭河源、冶力关、兴隆山等12个大景区。通过大景区示范带动,市(州)布局建成30个精品景区,县(区)布局建成50个特色景区,全省形成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体系。

   建设20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意见》提出,今后将加强敦煌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石窟文化、始祖文化、天马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全国知名文化为核心元素的甘肃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重点推进兰州水车博览园、黄河母亲主题文化公园、华夏文明甘肃文化产业园、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文化产业博览园、天水汉唐文化产业园、天水中华始祖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甘南羚城藏族文化产业园、武威天马文化产业园、武威葡萄酒文化产业园、张掖祁连玉文化产业园、陇南西狭颂中华书法文化产业园、陇南天赐一秀文化产业园、嘉峪关文化旅游产业园、玉酒泉文化旅游博览园、白银工矿文化旅游产业园、灵台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产业园、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等项目建设。

  同时,积极推进红色文化旅游繁荣发展,完善第一期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的8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加快建设第二期的7个经典景区。深入挖掘南梁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着力打造华池“红色南梁”、两当“播撒火种”、腊子口“攻克天险”、会宁“胜利会师”、高台“祁连壮歌”等旅游品牌,组合开发甘南-陇南-兰州-白银-定西-庆阳红军长征旅游线和武威-金昌-张掖-酒泉西路军红色旅游线。

   保护开发30个文化旅游名城名镇

  发展旅游经济还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经济效益与文化遗产保护社会效益的关系,今后我省将发挥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动我省兰州、酒泉、天水、张掖、武威、平凉、嘉峪关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配套完善敦煌市阳关镇、肃州区银达镇、金塔县航天镇、嘉峪关观礼古镇、张掖丹霞七彩小镇、金川区双湾镇、天祝县天堂镇、西固区河口镇、榆中县青城镇、皋兰县什川镇、永靖县太极镇、和政县松鸣镇、临潭县冶力关镇、碌曲县郎木寺镇、麦积区麦积镇、平凉崆峒古镇、华池县南梁镇、宕昌县哈达铺镇、康县阳坝镇、文县碧口镇、白银区水川镇、漳县大草滩乡、兰州新区秦川镇等文化旅游名镇旅游功能,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引领、项目支撑,促进文化旅游名镇名村持续快速发展。依托城镇配套文化体验酒店、文化主题餐厅、文化旅游演艺、房车基地、工艺品交易市场等功能项目,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体系,拓展旅游产业链。结合各地生活习俗和地域文化打造旅游商品一条街、特色小吃一条街、民俗表演一条街、娱乐一条街、文化一条街等旅游功能区,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引导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

   规划建设50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

  我省将规划论证50个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文化旅游项目,积极促进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无缝连接。省上每年将具备省重大项目条件的亿元以上项目,纳入政府重大项目建设计划管理。把文化旅游产业、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运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拓宽开发途径,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商和社会资金,参与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办事效率,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对文化旅游项目进行统筹指导、跟踪服务,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一条龙”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结,推动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建设。

   扶持20个以上文化旅游骨干企业

  同时,我省将选择一批行业吸引力强、产品市场潜力大的企业作为培育对象进行重点扶持。支持成立国有旅游投资公司,并引进大型品牌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投资开发,形成一批具有支撑带动力的实体项目和旗舰品牌。

  此外,到2020年,全省特色旅游商品达到1000种以上,评选命名“甘肃旅游推荐商品”100种以上,各市州畅销旅游商品达到10种以上,各旅游景区至少开发1个标志性旅游商品,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