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药改行家曝光70多万种药品底价(图)
近日,一位“草根”药改行家的举动撕开了药价的“神秘面纱”,70多万种药品零售价、出厂价的比对清单被其在网站上公布,部分药品的价差高得令人咋舌。
卫柏兴自称“草根”药改行家,从1997年开始从事医药销售职业,并在2011年创立了降药价网。该网站显示,这是一家已经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非经营性资格证的网站。在该网站上,共列出含70多万种药品零售价、出厂价的比对清单,同时也列出了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以及生产厂家。不少药品的零售价是出厂价的七八倍。例如一款头孢尼西注射剂,每支0.5g的规格零售价为32.8元,而出厂价仅为4.9元;同样,片剂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药,162.5mg×7的规格零售价38.07元,出厂价为4.75元。
卫柏兴透露,降药价网在全国各个省市共设有40个数据采集点,包括医药公司、连锁药店、个人代理和药厂的业务员。部分数据还是花钱买来的。
药企人士称无益于价格改革
针对降药价网揭露药企产品出厂底价的做法,和黄制药一位负责人表示,药品的招商价格应是行业内公开的,虽然目前药企同类药品出厂价格会有差异,但药企都会按照规定将药品的成本价格和批发价格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并经过审批。
东盛集团董事张斌表示,如果公布所谓的药品“底价”是唯低价是取,那么这种做法只考虑到药品的原材料成本,置研发及创新成本于不顾,这种做法无益于药品价格的改革,还有可能引发经典配药的短缺。“纯粹追求低价,就连药企的合理利润也被挤压在外,导致药企被迫停产一些常用药,这也正是国家出台相应低价药品保护政策的原因。”张斌说,“比如抗生素,因为药价过低,药企放弃生产第一代头孢类产品,转而生产药效更强的二代甚至三代头孢类药,不仅价格不断上涨,也没有考虑到患者耐药性带来的后果。”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认为,药品在招标环节分为基础药品和非基础药品,前者基本上包含在医保药品目录中,后者有一部分已经列入医保,剩下的还在医保之外。各省在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认购中标药品后,公立医院为了进一步压低药价,还会进行二次议价。
问题主要出在招标环节
目前,药价高、看病难依然没有得到更多改善。
史立臣认为,药价虚高问题主要出在招标环节。一些药企在上报药品零售价时,不仅已将专利、独家研发等成本囊括进去,甚至还包括了二次议价、医院医生收取回扣的成本。究竟药企应有多少合理利润率?史立臣估测,流通类药企的利润率在4%到7%;OTC类在10%左右;而销售到医院的常用和独家药品可为企业带来17%到20%的利润。
卫柏兴认为,药价水分虚高的背后是利益集团的垄断。他透露,我国总共四五千家药企中,只有二三百家做得不错,其余大多数都是微利或亏损状态。有些药品销售排名靠前的企业,在公立三级甲等医院的销售占据垄断地位。同样,医院药品销售占全部药品销售总比的80%以上。
2014年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显示,政府定价角色在未来药品的形成机制中基本淡出,取消最高零售限价,医保药品的价格由医保部门接手制定支付基准价,医院采购时围绕医保支付基准价协商谈判,加强医院的议价动力;专利药和中成药独家品种等药品则引入多方谈判机制。
史立臣坦言,目前全国存在多种药品价格改革的试行方案,其中湖南的药品指导价格被专家砍掉一半,而浙江更是直接参考全国最低价位。目前还没有发现一种最有效的方案,政府和市场也在摸着石头过河。(据《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