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300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图)

17.12.2015  11:33

  原标题:精准扶贫战场在哪里双联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300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

  北山中药材使农民走上致富路

  一场冬雪后,永登县武胜驿镇奖俊埠村被茫茫白色笼罩,刺骨寒风沁得人冷不丁打个寒颤,但清新的空气又让人忍不住深深地呼吸。傍晚时分,村文化健身广场上已经聚集了许多农村妇女,随着一曲曲音乐声响起,城里人时兴的广场舞在这里扭得同样欢快而淋漓。

  在贫困乡村建设文化健身场所,是我市精准脱贫精准扶贫1+21实施方案中重要举措之一。文化健身基础设施完善的奖俊埠村是我市300多个脱贫村的典型代表。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更是将健康生活的理念渗透到农村。

  自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地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融合发展,确保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并庄严宣告:在全省率先于2015年,全市300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为了推动此项工作深入,市委、市政府创新措施、加大投入、整合帮扶资源、动员社会力量,誓要打好“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相融合战役。市委常委会制定通过了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1+21”方案。方案涉及产业富民、易地搬迁、生态环境建设、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医疗卫生、社会救助、农村教育、电子商务、劳动力培训、文化体育场所建设、干部人才培育、小额信贷、乡村旅游、人居环境改善、农村教育、农村电网动力电覆盖等诸多方面,这些关乎的是老百姓最根本的利益,解决的是老百姓最基本的困难。

  抓精准、促融合,突出发力重点,是我市在精准扶贫中的一大特色。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状况,以解决路、水、电、房为突破口,加大财政投入和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作为双联工作首要任务,指导帮助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中药材等富民产业,增加农民在种养业方面的收入。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14元,增长12.7%。持续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各级双联单位一边协调落实项目资金,一边参与项目实施,落实“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执行权”,贫困地区村庄面貌有了新的改善。坚持把技能培训作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整合利用人社、农业、扶贫、妇联等行业培训资源,以农村青壮年和“两后生”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群众就业能力和致富技能,输转劳动力31.66万人。并以驻村工作队员为主,双联干部入户摸底,帮助建立大数据库,使低保和五保贫困户在扶贫贷款、危房改造、大病救助、子女就学等方面及时享受到省市精准扶贫的优惠政策。

  据了解,经过4年不懈的努力,我市贫困乡村经济得以发展,村民生活得以改善,居住环境大幅提升。仅2015年,新修通村公路613公里,硬化村社道路306公里,解决11.4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危房5010户,劳动力技能培训1.65万人,协调落实双联惠农贷款3.4亿元、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7亿元,发放互助资金5910万元,实现了精准扶贫战场在哪里、双联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目前,全市共有1331个双联单位、42748名干部参加双联行动,分三批选派266名优秀干部到村挂职,共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335个、队员1492人,实现了建档立卡村挂职干部全覆盖。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双联行动激励机制,利用“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双联”、“百企帮百村”、“先富帮后富”等活动平台,引导和动员省内外企业、爱心人士参与帮扶行动。目前,共有344家企业与170个村结成了帮扶对子。

  记者 艾琳 董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