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调研兰州市油气管道安全

05.08.2014  09:52

   中国甘肃网8月5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记者 李昕)8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副局长刘源一行来兰调研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管理,并听取我市相关部门关于油气管道排查整治工作的汇报。

  调研组一行首先在西固区实地走访了油气输送管道、兰州原油末站和储备库。随后,在八盘峡查看了涩宁兰一线八盘峡跨越管道,并在现场详细了解和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汇报。

  在下午召开的油气管道排查整治工作汇报会上,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逐一向调研组汇报了管道安全和排查整治的工作进展。据了解,石油天然气管道途经我市安宁区、西固区、红古区、七里河区、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等7个县区和兰州新区,总长度490公里。原油库3座,原油库储量580万立方。2013年青岛“11·22”事故后,我市按照市安委会安排,市政府分管领导随即带队现场检查并召开县区、管道公司会议,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现场指挥管道占压清理工作,并下发了《关于对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进行检查的通知》,组织各县区及各管道公司对管道占压及安全隐患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通过对全市境内长输油气管道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清理整治,共排查出各种占压和隐患134处。其中,西固区88处、安宁区4处、红古区2处、永登县22处、兰州新区3处、七里河区1处、榆中县1处、皋兰县13处。截至目前,已清除各种占压和隐患122处,完成清理任务的91%。尚未清理的12处占压,分别是七里河区1处、西固区5处、永登县1处、皋兰县4处、兰州新区1处。

  下一个阶段,我市将进一步督促各县区、各管道公司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清理整治工作,并严格按照清理方案将尚未清理的12处占压尽快依法清理。同时,按照省、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目标管理,继续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全面落实监管整改措施,并继续组织相关县区与管道公司,运用各种媒体、采用各种方式强化对《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和管道保护知识进行多层次、大范围宣传,有针对性的开展对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沿线群众法律知识教育,使广大群众深知影响管道安全的因素及危害性,进一步增强“保护管道,人人有责”、“管道安全,我也安全”的意识,努力营造管道安全运行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