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 科学谋划 我省着力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

09.03.2016  11:42

      本站讯     198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我省定西市安定区启动实施,30多年来,在国家水利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的关心支持下,我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范围和建设规模逐年扩大,2013年启动实施的第五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增至定西、临夏、白银、平凉、庆阳市5(州)的14个县(区)。到2015年底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89平方公里,投入财政资金5.5亿元,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成功地走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防治开发之路,为旱作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先后有260条小流域得到有效治理,涌现了安定区庙坪、陇西盘龙山、通渭长川、会宁五里沟等各具特色的小流域和精品示范工程,为全面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树立了典范。

 

      工程启动实施后,项目区各级党委、政府把项目实施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平台,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作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给予高度重视,不断总结建设模式和经验,按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的要求,适应新常态,创新新思维,转变新方式,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优化配置防治措施,全力提升投资效益,使我省国家水保重点治理工程不断跃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目标管理,为项目发展凝聚行政推动力。我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凝心聚力、齐抓共建”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层层落实建设责任。各项目县(区)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均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把水土流失治理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围,项目实施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县(区)水保局做为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与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形成了建设单位负全责,项目乡镇抓协调,施工企业抓质量,监理单位“三控制”,受益村组抓劳力的项目建设联动机制。

 

      科学布局,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按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目标和要求,以批复的规划和年度计划为依据,结合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向,按照点上出精品、面上出规模的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流域现场踏勘,广泛征求乡村和群众意见,科学合理布设各项治理措施。充分发挥水保行业技术优势,将技术服务等工作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方面统筹安排,在前期规划、施工组织、监理监测、检查验收等方面提高技术支撑力度。为达到建设高效精品小流域的建设目标,将前期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严格把关,逐点规划逐图斑设计,经专家审查和批复后付诸实施,确保了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实施。

 

      注重质量,为创建精品工程搭建平台。我省坚持大水保、大生态的发展思路,科学统筹谋划,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加大项目整合力度,高起点、高标准地集中打造精品示范工程,通过精品示范工程建设带动流域经济发展。各项目县区认真落实责任主体负责制、监理制、报账制和公示制等各项管理制度,把创建精品示范工程作为搞好重点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抓重点、抓典型,积极探索不同区域的治理模式、措施配置结构、工程质量标准、组织管理经验,为打造精品工程创造条件。积极进行机制创新,严把工程质量关,由技术人员、监理单位、村组代表共同参与工程质量监督和验收,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限期返工,直至达到标准要求,通过项目稽察、重点督促和日常检查等方式,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突出效益,为流域经济发展探索路子。在工程建设中,我省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个核心,始终坚持以规范促质量、以质量求效益,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有效提升了工程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县区从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出发,山顶植树造林,陡坡退耕种草,山腰兴修梯田,山下覆膜建棚,沟底筑坝蓄水,因地制宜地对位配置各项措施,做到了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与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恢复相结合,小流域治理与流域内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梯田工程建设,探索和培育梯田流转机制,依托梯田资源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具有当地优势的马铃薯、地膜玉米、经济林果、中药材、草食畜等特色产业得到发展,实现了规模经营,提高了流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创新了现代农业发展载体。

(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重点项目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