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报道: 甘守寂寞,为了它们的家族更加兴旺——记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

15.08.2016  19:03

      为了它们,有人把根深深扎在这里。
  在腾格里沙漠西南边缘,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的林业工作者们,用青青林草为濒危野生动物营造着适宜繁育的栖息环境;通过人工驯养繁殖,为濒危野生动物的保存和发展默默地付出;在逐步实施的野外放归尝试中,为恢复部分种类的濒危野生动物的野生种群进行着探索;及时伸出援手,为受伤、依法没收或移交的野生动物提供精心的呵护。
  专心专业,为了它们更好地繁衍生息
  这里已拥有较完善的濒危动物繁育、研究和半野化放养的配套设施。
  经过多年建设,中心已拥有动物驯养场5个,半放养场8000亩、动物饲料基地2000亩,已具备濒危动物保护、研究的条件和能力。
  在这里,濒危动物物种数量正逐年增长。
  以普氏野马为例。1987年,中心先后从美国、德国等国家引进普氏野马18匹,经过精心培育,现其种群数量达79匹,成为我国第二大普氏野马人工繁育基地。2010年9月、2012年9月,中心向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2批共28匹;2015年,向民勤青土湖试验性放养基地投放7匹普氏野马。
  从1988年开始,中心先后从美国、俄罗斯、德国引入赛加羚羊11只。在世界范围内人工驯养失败的情况下,经20多年研究探索,其种群数量最高达170只,现存栏106只,中心也因此成为我国唯一的赛加羚羊人工驯养繁殖、保护研究基地。
  1996年、2000年,中心两次赴日本开展合作研究,在国内大力开展动物交流和科普教育,先后向河北石家庄、山东荣成、江苏南京、广东番禺等地的动物园调出金丝猴12只,现存养川金丝猴10只。目前,中心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川金丝猴岷山系种源迁地保护繁育基地。此外,作为国内唯一的野生双峰驼人工繁育基地,种群数量已达 19峰,并在2012年9月成功放归野外2峰。
  更多探索还在继续。
  为从根本上解决野生动物饲养繁育区人为活动频繁、疫病防控难度大、动物野放空间狭小等问题,中心于2014年启动实施了濒危野生动物民勤青土湖试验性放养基地项目建设。并于2015年11月成功投放普氏野马和野生双峰驼,为实现野生动物野放创造和积累试验研究经验,进一步丰富了青土湖湖区及周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巩固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果。
  目前,中心繁育、保护的各类动物有43种460多头(只、匹)。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254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6种61头。正因为此,中心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授予“保护野生动物先进集体”和“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尽职尽责,出色完成国家赋予的其他重任
  出色地完成这些任务并不轻松。
  2005年,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负责武威、金昌两地区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2014年,随着变更监测区,中心主要负责武威地区三县一区,包括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监测区域总面积达3.32万平方公里,重点监测有蹄类如鹿类、岩羊等动物的口蹄疫,原生及迁徙途经监测区鸟类的禽流感和啮齿目动物的鼠疫等。
  严格的制度措施为中心完成监测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中,中心严格坚持信息日报告制度和值班制度;监测区域内的疫源疫病信息,每日以电子信息日报形式上报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实现了及早发现野生动物疫情动态,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野生动物疫病,降低疫情风险的目标。通过严格落实监测站疫源疫病巡查职责,特别是加强对候鸟迁徙巡查,中心负责的监测区实现了年内无疫病情况发生。2015年,中心荣获了“全国优秀国家级监测站”称号。
  担负的任务不仅如此。
  中心多年来还担负着武威、金昌、张掖等区域内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救治、饲养和放生任务,连续多年野生动物救治率均达100%。特别是2009年5月,中心救护的一只雪豹,经过40多天的救治调养,雪豹最终被运回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它的原始栖息地。2013年,甘肃省林业厅批准设立了甘肃武威野生动物救护站。
  作为5个省级救护站之一,中心先后救护雪豹、野生双峰驼等各类珍稀野生动物100多头(只)。2015年,中心成功救护野生动物18头(只),创历史新高。
  通过坚持对沙漠生态综合进行治理,中心不仅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为濒危动物保护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
  20多年来,中心已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11.6万亩,封沙育林9万亩,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5%提高到50%左右,逐步建立起结构稳定、功能强大、效益明显的植被体系。作为我国对外展示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的窗口和沙漠生态治理的示范区,中心多次被省、市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注重科教,大力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中心还成为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宣传的重要平台。
  2002年,原林业部和省林业厅批准设立的“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在中心挂牌,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的野生动物园,修建了百鸟苑、鸵鸟馆、熊馆、猴馆、雉鸡馆等动物展馆,展出珍稀野生动物43种、400多头(只、匹),建成的动植物标本展览馆展出标本400余件。2007年,“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2年,被武威市委宣传部评定为“武威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3年,甘肃省青少年生态保护教育基地在中心挂牌建设,并于同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目前,中心已成为对外展示我国保护濒危动物成果的窗口、省内独具特色的生态观光旅游景区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
  精细谋划,为了它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6年是中心的“野生动物繁育提速年”,一系列相关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为实现濒危动物数量上寻求突破的目标,中心将通过强化动物日常饲喂、繁育管理和引种,争取在年内繁殖成活赛加羚羊30只、普氏野马4匹、金丝猴、野骆驼、野驴各一头(只、峰)。
  在动物引进与交流工作中,中心将加强与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交流,争取开展普氏野马种源交换;继续衔接赛加羚羊引种工作,争取年内从乌克兰引进赛加羚羊30只;同时引进交流梅花鹿、金丝猴等物种。
  加强动物科研工作,依托现有野生动物资源,中心将在野生动物疾病防控,特别是在动物寄生虫调查、赛加羚羊人工驯化及肠道疾病防治、幼崽哺育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并积极尝试开展赛加羚羊分群饲养和药材开发及多种饲草料饲喂。
  中心还将加快推进民勤青土湖放养基地二期项目建设,建成苜蓿基地5000亩及配套设施,完成试验性放养区45公里围栏和封沙育林(草)1万亩建设任务,配套实验站建设及绿化工作。积极争取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防沙治沙等林业项目资金,逐步营造适宜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