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对接国家“十三五”规划 建设美好新甘肃
原标题:【深度解读】对接国家“十三五”规划 建设美好新甘肃 ——《甘肃“十三五”规划纲要》总体解读(二)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甘肃省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出了“八个着力”的要求,每一条都切中了甘肃发展的关键点。
作为我省未来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纲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甘肃时提出的“八个着力”要求,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等方面确定了具体目标。就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解读。
问:中央“十三五”建议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规划纲要》关于“十三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如何体现这一要求的?
答:《规划纲要》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建议》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遵循,在指导思想中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扭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八个并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规划纲要》提出要必须遵循“六个坚持”、“五个始终不渝”,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时期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应当说,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发展的思想灵魂,全面体现和贯彻到了《规划纲要》的各个章节、各个方面。
问:围绕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请您谈谈《规划纲要》确定了哪些具体目标?
答:设置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指标,是编制《规划纲要》的一个重点环节,在具体目标的设定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反复研究,提出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生态文明4大类29项指标,与国家指标相比,增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4项指标。《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突出补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产业转型升级、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短板,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预期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超过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达到37000元左右。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力争达到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0%和38%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年均增长7.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000元和100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0万人以上。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结构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岁。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5%、95%、95%、4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8年。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森林蓄积量达到2.62亿立方米以上,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
——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发展动力和活力充分释放。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0亿美元,年均增长8%左右。
——基础瓶颈制约明显改善。全省骨干公路网全部建成,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0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73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水泥)路。建成铁路340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超过7200公里,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高速铁路基本建成,实现14个市州全部通铁路和民航全覆盖。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突破500万户。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根本扭转,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安全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基础切实加强,责任体系健全,责任制普遍落实。校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基本建立,生态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制度有效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不断巩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平安甘肃”建设取得新的进步。
问:为确保全省“十三五”发展目标顺利实现,《规划纲要》提出了哪些重大举措?
答:依据省委《建议》,围绕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规划纲要》提出,着力打造“六大支撑”、实施“十大工程”。“六大支撑”既是甘肃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也是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十大工程”是补齐短板的着力重点,也是“十三五”和更长一个时期我省发展的重大任务。
一是着力打造“六大支撑”。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和后发优势,以战略平台和重大举措为抓手,着力打造转型升级大环境、向西开放大门户、物流集散大枢纽、清洁能源大基地、文明传承大平台、生态安全大屏障“六大支撑”,牵引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着重实施“十大工程”。坚持项目带动,实施脱贫攻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教育优先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平安甘肃”等十大工程。
( 编辑:王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