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中国:国家与人民的礼赞——历年国庆献礼片巡礼
中国兰州网9月25日消息 (白瀛、高蕾)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中宣部文艺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9月22日联合推介了57部国产影片。
从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第一次大规模组织国庆献礼片生产开始,除了“文革”期间电影生产完全停顿外,国庆献礼片已成为我国电影生产中一个常态性部分。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片种,以对革命和改革、国家与人民的礼赞,凝聚和折射了丰富的社会和文化生活内涵。
基于人性的表达——创造改革的认同感
1959年,《五朵金花》《青春之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风从东方来》《万水千山》等35部献礼片在9月至10月轮番登场,被电影史学家称为“难忘的一年”。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说,当时的创作者不约而同与躁动的现实保持一定距离,采用了“在革命队伍中成长”等叙事策略,如《青春之歌》中,主人公林道静在三个男性之间的流转,正缝合着一个知识青年经历启蒙、革命、改造,而最终成长为一个真正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
在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看来,当年的献礼片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理性与情感”的高度统一,形成了自己的美学特征与修辞风格。“这在今天来看,可能显得比较幼稚,但是你会被它的真诚所打动。”
国庆献礼片再次热拍是1978年至1979年,有反思“文革”的《苦难的心》《苦恼人的笑》《伤痕》《生活的颤音》,也有充满喜庆气氛的《甜蜜的生活》,《小花》更是第一次把人性的思考融入战争中,且捧红了唐国强、陈冲、刘晓庆三位明星。而1982年上映的《牧马人》更是发展出“人性拯救”模式,深刻影响了后来革命历史片的创作。
钟大丰说,这批献礼片充分肯定了对爱情和生活质量的追求,这种基于人性的表达,反映着人们对新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渴望,由此创造的国家和人民在改革面前利益一致的强烈认同感,也正是符合面临艰难改革任务的国家所需要的精神状态。
难以想象的突破——摆脱“英雄崇拜”叙事逻辑
1989年上映的《开国大典》《百色起义》《巍巍昆仑》等影片与1991年上映的《大决战》,将国庆献礼片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其中《开国大典》可谓里程碑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