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好孩子”评判标准调查

07.07.2015  11:33

    通常而言,在国内,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学习好的孩子,都会被称为“好孩子”,这些孩子让父母和老师觉得脸上有光。

    不过,这个评判标准,在国外很多国家是行不通的。在他们看来,很多品质都比学习成绩重要。

    加拿大人认为品德比成绩重要

    在加拿大,不少华人孩子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得了满分却进不了理想中的名校,难道满分还不符美国名校条件?只有满分当然不够!北美评价孩子是否优秀可不单看学习成绩,义工时数、才艺技能、领导才华、体育特长、社会活动参与等等一项也不能少,因为这才是社会认可的全面发展的孩子。相反学习成绩虽不太理想,但品德优秀、乐于助人、诚实可靠的孩子倒是人们心目中的好孩子。

    众所周知,加拿大是以人为本、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种“大家”概念的国家,“包容友爱互助奉献”是这个国家纯朴的民风,“”是人们交往的前提和生活氛围。比起传授课本知识,加拿大教育工作者认为自己更重要的责任是教孩子学习如何做人。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要求是:哪怕花一辈子精力也要学会诚实,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交流,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并要培养起自立、自理、自信、自尊的性格,建立良好的伦理意识、道德观念、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兴趣、创新、想象、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不同于中国的精英教育,加拿大人力求给每个孩子同等发展机会,在班中不搞特殊化,不给某个孩子优越感,只让大家充满集体荣誉感。譬如一人得奖,全班就有机会吃到比萨饼。“一碗水端平”不仅是对老师的要求也是对孩子们的教导。

    如此说来,加拿大是否忽视或不注重学业?这个回答很简单:分学习阶段。

    作为“孩子天堂”,加拿大小学生的学习的确轻松,与其说孩子每天去学校读书,不如说他们背着点心玩具去玩耍。家长每天接到孩子不是问“今天课上得好吗?”而是问“今天玩得开心吗?”小学教育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加拿大教育者主张“让孩子做孩子,并且做快乐的孩子”,小心地保护孩子们的天性,小心地呵护他们的自尊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上进心和进取精神是他们的教育哲学,任何让孩子厌学的行为都不被提倡。所以孩子课后很少有作业,而且孩子可以选择是否要做某项作业。如果孩子向老师抱怨父母布置的作业多了,老师还会找家长谈话,委婉规定作业题不得超过一定的时间。

    但是到了中学,尤其是最后两年,情况则大不相同,想继续深造的学生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好成绩,希望能够被大学录取。但是,加拿大当地人上大学的比例只有30%多一点。那些“学习不好”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大量做义工、策划学校活动、为校队赢得体育盛誉的学生照样和学习成绩优异者一起自豪地站在毕业典礼的领奖台上,收获同样热烈的掌声。即使有学生选择为人父母而放弃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会被赞为热爱家庭、热爱生活,同样会得到真挚的鼓励和祝福。

    实际上,大学才是加拿大人生学业的真正起点。孩子们在大学才知道什么叫用功。调查显示:自主学习能力,加裔孩子为86%,中国移民孩子为63%,活动能力,加裔孩子为86%,中国移民孩子为76%。别以为加拿大人都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其实加拿大的主流层面也期望培养既有学识又具优秀品质的人才,而且社会精英大多数还是当地人。

    从人性化的文明教育可以看出加拿大人对好孩子的期望,既注重个体发展,又不乏集体意识,既尊重自我,又在乎他人。简而言之,在普通加拿大人眼中,一个品德端正,乐于助人,独立自强,协作友爱,拥有技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至于学业优异纯属锦上添花的事。

    欧洲人认为“不是为了‘成功’而教育

    新一代欧洲爸妈有着不同于祖辈、父辈的“为人父母标准”以及对孩子人生的“规范尺度”。刚满60岁的比利时人保罗是欧洲议会一位资深顾问。“我年幼时,家里很贫困,父亲又早逝。我母亲对我很严格,也因为她要工作养家,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寄宿学校度过。”保罗说恶劣的家庭环境及寄宿学校“军事化”的训练让他成为一个严谨且注重条例的孩子。在当时的大社会环境下,听话、守纪、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比起过去的“命令式”家教,现在欧洲父母大多更注重孩子的感受,反思自己是否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也更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孩子能否在父母引导下自主独立发展个性也是他们十分关注的。保罗的儿子大卫眼下马上高中就要毕业,保罗并没有为他指定入学学校及专业,而是给他提供了一些学校的咨询,并询问大卫的爱好及未来的理想。从小学会给自己拿主意的大卫也早早下定决心要去英国的大学学习历史及哲学。

    事实上,很多欧洲父母,尤其是西欧主流中产家庭的家长们同样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

    “但不是为了‘成功’而教育。我们不想埋没孩子某方面的天赋。如果他真心热爱一项事物,他会乐在其中;如果没有情感,逼迫只会令他痛苦。发自内心的喜爱及热情才能帮助他走得更远。”保罗的同事德国母亲尼娜·日霍夫斯基说道。

    她认为家长扮演的角色更多是孩子可以平等交流、互相倾诉的朋友,孩子在家的启蒙老师、在外的玩伴,人生道路上的向导,又或者是孩子某方面天赋特长的发掘者及“第一个粉丝”。

    欧洲大多数父母几乎把全部的周末都花在孩子身上。但不同的是,很多父母更乐意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边讲故事边聊天边学历史,去超市购物结账时学下算术;或是与孩子一起去户外写生上堂自然的“美术课”,如果天气不错,还能边郊游边上“地理课”,在草坪上踢出一节“体育课”等。

    家长们最爱看到孩子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勇于探索以及被激发兴趣后的热爱及专注。尼娜说自己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被9岁的儿子尼诺的提问“难倒”。“他的脑袋中充满了各种为什么,什么都想知道。

    随着欧洲经济越来越不景气,欧盟28国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父母也开始考虑孩子未来的“生计问题”。对孩子的教育,欧洲父母游走于理想的随性发展与迫于现实的主动干预督促孩子学习之间,思索着如何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求知欲。

    但家长们依然希望看到孩子能快乐地学习。除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他们十分看重孩子的实践动手能力。周末在家,吃上一顿孩子准备的晚餐,绝不是退休后才能享受到的子女孝心。即使之后要收拾一片狼藉的厨房,欧洲的父母也乐在为孩子的实干、乃至创意“埋单”。

    据《国际先驱导报》青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