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政策药方”切中中国乡村教育之痛
中国兰州网6月8日消息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的教职员工和社会组织都认为它是“一剂良方”,找准了乡村教育发展的“痛点”。
贵州省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紫马乡龙头小学校长焦胜华认为这个方案的最大亮点在于优化教师规模和结构、改进教师待遇。
根据这一计划,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将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
在乡村教育这行干了15年的焦胜华说,乡村小学里最需要迫切解决的就是专业教师不匹配的问题。如果仅按生师比的要求来配置教师,龙头小学232个学生只有10个乡村教师编制,这些学生分成6个班涉及6个年级,仅语文、数学老师就需要12个,英语、美术、音乐、科学、体育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根本没法开展。
“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制核定有助于扩大乡村教师的规模,使孩子们能够受到更全面的教育。”他说。
虽然龙头小学被当地教育部门评为“优秀教师培育基地”,焦胜华对师资流失的担心一点不亚于其他普通小学的校长。
“当乡村教师很没有职业安全感,发展空间不大,再加上我们这里交通不便,生活不便,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我们这任教,工作两三年后都能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很快就走了。这次计划提出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都契合了一线教师的呼声,也更符合乡村教育发展的实际。”他说。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父母心公益基金“烛光行动——乡村资教计划”执行主任于奇文认为,这项计划非常务实,找到了乡村教育的痛点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
他注意到国家提出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思路。
“根据我们的调研,90%的支教老师都会到乡村小学跟孩子们说,‘你们好好学,学好了走出大山’,可是都到外面去,家乡的发展怎么办?乡村教育由谁来延续?”于奇文说。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症结,在2014年发起“烛光行动”伊始,于奇文就提出了招募本地师资队伍,以教育雇员而非爱心人士或社会志愿者的身份到山村小学从事教育的公益理念。
他说:“培养本地化的教育雇员有助于向孩子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脱离贫困的家乡,而是因着对家乡的热爱,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让自己的家乡脱贫。此外,培养本地化教育雇员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不会有外地支教人员的孤独感,更容易融入当地文化。”
焦胜华也认为本地化是一个出路,但是需要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的长期努力。他说:“2001年我刚来的时候,龙头村和栗树村两个村的大学生、中专生加起来也才不到10个,现在估计有三四十个。但是光培养出人才还不够,还要他们有留下来的意愿,没有一个激励机制是不行的。”
为了吸引本地人才支持本地乡村教育,于奇文在做“烛光行动”这个项目计划时专门设计了一套激励计划。这些教育雇员由父母心公益项目派驻烛光小学,受当地小学校长的全权领导。同时,校长每月还将获得一笔人均八九百元的烛光奖金,用于发放全校所有教师的绩效考核奖。这些教育雇员与所在学校的其他教师一道公平竞争职业进修的资格。服务期满后,烛光行动项目的教育雇员可选择继续签约,继续享受高于当地的薪资水平,也可以参与银质和金质烛光奖的教师资格评选,获胜者将被推荐至合作私立学校任职。
“我们的目标就是不再靠教师的悲情和奉献来发展乡村教育,而是打造一个成熟的教育队伍机制。”他说。
焦胜华认为这个机制很实用,龙头小学的音乐和美术教师就依赖烛光行动计划来补充。
在于奇文看来,这个五年计划对从事乡村教育的社会组织也是一个鼓舞。“作为社会组织,看到我们的探索与国家的政策理念保持一致,并与政府部门的操作形成互补,这是令人非常振奋的消息。”
晴隆县规模村规模小学的音乐教师龙涛是烛光行动计划的教育雇员,他把自己的架子鼓、萨克斯管带到学校,给一到六年级的孩子上音乐课,组织合唱团,希望音乐能给他们带来快乐。
执教一年多来,令龙涛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校300多个学生中80%-90%都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远离父母,学校教育是他们成长的重要依靠。
焦胜华希望政府未来也能考虑到乡村小学对校医的需求。他说,因为村子里没有乡村医生,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一旦生病了,学校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送孩子去医院,即使送去了又非常担心孩子出事,因此工作压力非常大。
龙涛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人能愿意做乡村教师,把乡村教育继续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