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回收机制:多措并举让“限塑令”真正惠及百姓

27.11.2014  12:35

    原标题:关注逐渐被淡忘的“限塑令”系列报道之建议篇 建立回收机制 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环保意识—— 多措并举让“限塑令”真正惠及百姓

    出现“限塑令”难以落实的尴尬局面,有提供者的原因,使用者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消费者长久以来形成购物拎“”的陋习,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而这一陋习助长了塑料袋的泛滥。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缺乏自律意识,尤其是在经营人员分散的集贸市场,如果没有系统完善、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限塑令”将无法发挥实效。采访中,各方人士各抒己见,对如何管理塑料袋的使用发表了不同看法。有人建议设立塑料袋回收机构;有人认为应加强执法力度和宣传力度。总之,不能因为一个小塑料袋,而让我们的生活环境遭受“白色垃圾”侵害。

     市民:应实现塑料袋集中回收制度

    “每次去超市购物都会买塑料袋,因为很多时候去超市都是临时决定,也没有习惯天天将环保袋装在皮包内,所以家里就攒了一堆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袋。如果可以在每个居民小区内设置一个环保塑料袋回收点,那就方便了我这种爱用塑料袋购物的人。”家住敦煌路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她觉得自己购买的这些环保型塑料袋直接扔了有些可惜,但再利用也用不完,难以处置。

    “不让菜市场提供免费塑料袋肯定不大现实,这些袋子大家觉得很方便,用过也就闲置在那里了,要是能像饮料包装、报纸等那样能有偿回收,相信大家乱丢的习惯也能改改。”从日本留学回来的陈女士称,让兰州像国外一些城市那样收取高昂的塑料袋费用不太现实,不如集中回收更能改变人们随意丢弃塑料袋的习惯。

    在兰州专门做再生资源回收的宋先生说,塑料袋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确不容小视,但从回收角度来讲,对于生活垃圾中产生的废旧塑料袋,首先没有做好分类处理,其次塑料袋体积小,难以分拣集中回收。所以,要想“限塑令”真正达到预期效果,除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认识减少使用塑料袋的重要性外,还要寻求更便捷实惠的替代品。同时,有关部门还需加大处罚力度,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多措并举杜绝劣质非环保塑料袋的生产和销售。

      专家:从源头抓起建立相应奖惩机制

    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杨一鸣老师认为,只限不禁的做法难以彻底消除超薄塑料袋的使用,应该有相应的奖惩机制。除了加大宣传之外,奖惩制度的完善,不合格产品生产源头上的把关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应该联合执法,对超薄塑料袋的生产、经销以及使用的商户进行监管,堵住流通渠道。同时,政府还应拿出一定财政补贴,鼓励零售商户向顾客提供环保购物袋。因为,用不用塑料袋对于消费者来说,出发点首先不是“免费”与否,而在于是否“方便”。同时,在税收等方面应加大力度扶持可降解塑料袋生产企业提高产量,帮助其降低销售价格。市民要进一步增强环保观念,养成用购物袋、购物篮购物的良好习惯。有关部门也要积极探索垃圾回收的科学办法,减少“白色垃圾”污染。

      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兰州市城关区工商局市场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大型商场、超市、书店等在执行收费可降解塑料袋方面做得比较好,看不见超薄塑料袋,但除此之外的小商店、肉菜市场、水果摊是免费超薄塑料袋使用的最大场所。要让“限塑令”发挥作用,首先应从源头上解决超薄塑料袋的生产问题。其次,在流通环节,工商执法部门也将加大执法力度,尤其是对农贸市场超薄塑料袋的使用,进行严厉查处。但工商执法的管理毕竟是一方面,要彻底杜绝市场环节存在超薄塑料袋,还得社会各界共同重视,市民们提高环保意识,主动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

     他山之石:

    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基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开始对塑料购物袋的生产和使用采取禁止和限制政策。南非从2003年5月起禁止使用厚度在0.03毫米以下的超薄塑料袋,同时要求零售商对塑料袋收费。爱尔兰从2005年3月开始对每个塑料购物袋征收相当于13美分的税。德国、荷兰、英国等国的超市都用纸袋替换了塑料袋,一些尚在使用塑料袋的地方,多数也是有偿提供。(本报记者 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