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四长”避让城市生活更美“四短”好

30.05.2016  08:42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也是城市建设管理的指挥棒。兰州打造山水城市、宜居城市、活力城市,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切合了城市地域特点和文化基因,指向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从扬长避短的角度来审视和抓好城市建设管理,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所谓扬长,就是让优势得以展现,并不断拉长放大。一是“水之长”。水是一个城市的灵气所在,兰州坐拥中国第二条大河,“以水靓城”已经形成共识并付诸实施,在具体的城市建设管理中,通过一个个近水、亲水项目的实施,将使母亲河对城市的滋养更为丰厚充盈。二是“山之长”。一水东流、两山相峙,造就了兰州的独特性。做水的文章离不开山,做山的文章同样依靠水,山水交融、绿水青山,永远是兰州最美的景致。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对南北两山的规划设计和价值提升,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致力方向,需要我们精心雕刻、孜孜以求,在绿化、文化与休闲的融会贯通中,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三是“花之长”。以玫瑰为代表的几朵花,是兰州的宝贵资源和名片形象。如何让花的元素更多渗入到城市建设管理中,建设玫瑰特色小镇等是现实的选择,扩大玫瑰花等在中心城区的种植绿化也是可行的途径。四是“文之长”。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丝绸之路的厚重底蕴,古渡要津的生动故事,蕴含着兰州的文化基因。让这些文化基因活起来、立起来、美起来,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潜力巨大,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和放大。

    所谓避短,就是让劣势得以转化,并有效补上短板。一是“地之短”。主城区空间狭小、用地紧张,是兰州城市建设管理的突出矛盾。为此,结合新区建设和东部科技城开发,像京津冀协同发展那样,有效疏解主城区功能,构建城市副中心,始终是一个重大课题和迫切任务。二是“产之短”。长期以来,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问题,对兰州的城市建设管理构成重大制约。近年来的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正在逐步解决这一问题,为主城区形态的转化提升带来良性作用。当下的城市建设管理,还需要继续统筹城市功能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同频共振、良性互动。三是“里之短”。构成城市之美的两面,一则是“面子”,一则是“里子”。尤其是现阶段,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作为城市的“里子”工程,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显得更为紧要。四是“人之短”。城市的建设管理,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人,也需要每个人的支持和呵护。对于各种违法建设和脏乱差现象,应通过严格的管理加以整治和规范,杜绝和防止人为因素给城市形象带来的影响。

    可喜的是,关于扬长之事和避短之事,都在我们的城市全力推进,一个山美、水美、城美的兰州,正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温暖和舒心。

    本周话题:如何扬长避短,抓好兰州城市建设管理?

    下周话题:突出精细化管理扮美扮靓山水兰州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