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亮出融合举措助力“旅游+”

10.03.2016  02:59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也是拉动甘肃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省交通运输厅、省建设厅、省文化厅、省体育局4部门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出了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切实举措,齐心协力把旅游业培育成甘肃经济的支柱产业。

    省交通运输厅:打造首批20个以上示范性房车营地

    省交通运输厅将加快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建设,推进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建设,力争今年3月底前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并全面开工建设,到今年底实现5A级景区全部高速公路连通、4A级景区一级一幅公路基本建成。“十三五”期间,按照省级定额补助、市县筹资的方式计划投资约283亿元规划建设景区连接道路1130公里,实现景区对外道路提等升级。

    同时,启动2016年示范性房车营地项目。计划在河西四郡(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敦煌市)+五地(金昌市、嘉峪关市、兰州市、甘南州、陇南市)建设首批示范性房车营地,到今年底,打造首批20个以上的示范性房车营地,改造40对交通驿站。

    在提升民航机场运输能力方面,“十三五”期间力争完成陇南成州、平凉、临洮、武威4个新机场,确保“十三五”期末省内民航机场数达到12个。构建以兰州为中心、覆盖全省、通达全国、连接国际的丝绸之路空中走廊。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全面加强城乡建设与旅游融合

    近三年来,全省还重点建设了100个省级重点镇和32个省级城镇化试点镇。

    今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全面加强城乡建设与旅游融合,促进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创新”的基本方针,深入挖掘甘肃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水平,促进休闲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省住建厅将立足山水、人文优势,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特色景观资源,深入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创建工作。会同旅游部门组织一批景观特色突出、旅游资源丰富的镇村参加申报示范。

    省文化厅:今年新建“乡村舞台”3500个

    省文化厅结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确立了“保护祖业为文化旅游提供资源、繁荣事业为文化旅游提供内容、发展产业为文化旅游提供活力”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大景区建设,全面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2016年,开展15项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完成36项文物保护工程。深入推进“历史再现”工程。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乡村记忆”博物馆,推动文化与旅游紧密融合,丰富文化旅游内容。今年再新建乡村记忆博物馆100个,使博物馆总数增至500个,到“十三五”期末,全省博物馆总数达到1000个。今年新建“乡村舞台”3500个,力争到2017年底实现“乡村舞台”在行政村全覆盖,助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十三五”期间,甘肃将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源优势,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创意大赛,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文物景区的文化内涵,增加游客体验文化服务项目。

    省体育局:打造健身休闲“三大板块

    体育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各类体育场馆3028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12平方米。下一步,省体育局将持续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新四个一”工程,即:每个市州建成1场3馆(田径场和体育馆、健身馆、游泳馆或滑冰馆),每个县市区建成2场2馆(多功能体育场、健身广场或体育公园、综合健身馆、小型体育馆等),每个乡镇、街道建成不少于4个体育项目的综合健身场馆。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实现市县和乡村体育健身场地全覆盖。

    依托我省人文、地理风貌、旅游资源,打造健身休闲“三大板块”,即在兰州和河西地区,重点开展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冰雪运动、黄河漂流、极限挑战、徒步越野、航空运动等特色体育项目;在中部地区,重点开展山地自行车、赛马、拔河、徒步越野、龙舟等特色项目;在陇东南地区,重点开展登山、攀岩、户外垂钓、传统武术、休闲养生等特色项目。首席记者刘蔚霞实习生王晓

白银市靖远县获“全国文冠果之乡”称号
   中新网甘肃新闻电  据甘肃林业网披露,商务之窗
兰州新区旅游接待量创新高
     2019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兰州新区旅游市场火爆,接待量再创新高,接待游客突破15.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