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群众按需“点菜” 社区按单“做菜”

03.11.2015  13:02

  今年,嘉峪关市长城区新华社区探索推出一种服务居民的新模式——“菜单式”服务,居民有什么诉求,以“菜单”方式向社区表达,社区接“”后照“”办理。这一服务模式,改变了以前政府“备单”、群众“品单”的被动局面,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点赞。

  “我家楼顶漏水,麻烦你们帮助解决一下。

  “我想了解小额担保贷款情况,请给我讲解讲解。

  “我儿子长期不在身边,能请人陪我聊聊天吗?

  居民有服务需求,来到社区“点单”提出诉求。点单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打电话、上社区QQ群、微信群、社区贴吧等,也可以在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时表达。

  接“”后,社区就准备“上菜”。首先,根据居民“菜单”,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召开议事会,社区能做的,认真筹备“菜肴”,做不了的,与相关部门、单位协调,联手“合做”。“菜肴”做好后,上门“送菜”,结对帮扶、扶贫帮困、政策解答、便民服务等,一道道量身定做的“菜肴”,即可送到居民身边。

  “没想到从反映问题到妥善解决,只用了一天时间。”说起社区推行的“菜单式”服务,居民陈兴明赞不绝口。陈先生6月22日发现自家楼顶漏水,去敲楼上邻居的门,邻居不在家,陈先生无奈之下就拨打了求助电话。了解情况后,社区马上与物业、公安等部门联系,在实在联系不到户主的情况下,开锁维修了楼上破裂的水管。

  随着“菜单式”服务的推行,新华社区越来越多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为给居民送上可口的“菜肴”,新华社区平时还用心“备菜”。在社区开展的“日访一户”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广泛征集居民意见,根据居民的需求,将综治维稳、环境治理、文体活动、便民服务、扶贫帮困等服务纳入“菜单”,丰富“菜品”内容。

  以前社区的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保、医疗等方面,对居民个性化、特殊化的服务需求覆盖不足。新华社区党委书记高云说,“采用‘菜单式’服务模式,为居民量身定做服务‘菜单’,使服务更有针对性,服务满意率也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