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院积极推行“两法”衔接工作

18.09.2014  18:43

        近年来,嘉峪关市检察机关为确保“两法衔接”工作取得实效,积极探索推行“三个三”工作模式,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延伸拓展监督渠道,全面履行监督职责。2013年以来共建议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1件22人,公安机关均立案侦查,同比增长400%,为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作出了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立三项机制,强化规范管理。为确保“两法衔接”工作规范开展,市院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建立了三项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出台实施意见,夯实衔接基础。2013年4月,市委、市政府以“两办”名义转发了由市院牵头拟定的《关于加强我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案件移送、受理、备案等工作机制,对进一步推进“两法”衔接工作规范运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二是健全协作机制,确保高效运行。为强化与公安、行政执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市院出台了《关于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与市公安局、工商局等十六家行政执法机关会签了《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工作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了相互协助调查、犯罪线索通报、涉案物品处置等制度,及时协调了监督与支持、监督与配合、监督与制约的关系。三是实行双向咨询,提高执法能力。针对“两法”衔接案件中存在的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所涉及的专业性问题,市院主动与各行政执法机关沟通,形成了《嘉峪关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双向咨询制度》,明确了双向咨询适用的案件范围、程序等具体事项。如建议市国税局移送的嘉峪关市大西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涉嫌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案,因该类型案件在我市尚属首例,双方办案人员通过对立案标准、发票类型、税款认定等专业性问题进行双向咨询,通过业务交流,增强了理解,提高了能力,促进了工作。
        搭建三个平台,畅通监督渠道。为拓展监督渠道,市院积极开展工作创新,努力打造全方位衔接平台。一是依托机制平台,严把案件定性。利用《实施意见》确立的联席会议、信息互通、联合督办等制度,通过审核行政执法案卷、提前介入引导取证等方式,对涉案证据严格把关,确保案件定性准确。二是创新工作平台,摸排监督线索。2013年市院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对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监督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侦监处+检察联络室+派出所”的基层监督新格局,并创新推出了检察官联络员制度。检察官联络员利用贴近群众的优势,深入乡镇、街道摸排侵犯群众切身利益的涉嫌犯罪案件线索,同时把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责向基层群众进行宣讲,形成良性互动的交流平台。如建议市工商局移送的崔某某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一案,即是检察官联络员深入基层发现线索后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三是搭建联动平台,共享信息资源。以加强行政司法联动为重点,积极搭建行政执法与刑事案件信息交流平台。行政执法机关定期向检察机关通报查处和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情况,检察机关审核建议移送,跟踪监督案件办理,及时反馈进展情况,实现了案件信息共享共用。如人社局向市院通报贺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因贺某某已逃逸,市院侦监部门接报后立即派员提前介入、引导取证,建议移送。同时积极与公安机关沟通,监督立案,督促抓捕犯罪嫌疑人贺某某,追回全部拖欠工资,后贺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坚持三项监督,确保工作实效。为确保两法衔接工作取得实效,市院始终坚持以监督促办案,以办案强化监督。一是坚持日常监督,注意发现线索。以月初、季末、年关等节点为重点,选派专人深入行政执法机关开展日常监督,对其所办案件从不同环节、不同角度进行审查,既保证了监督的连续性,又提升了发现犯罪线索的机率。二是依托专项监督,形成打击合力。以司法机关和各行政执法机关开展的 “危害民生刑事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形成打击合力。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了王某某销售伪劣产品案、刘某等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赵某非法经营案等一批案件,有力震慑了犯罪。三是强化个案监督,确保办案效果。对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案件,指派专人对受理、移送、立案、侦查、公诉各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有力保证了案件的社会效果。如建议市人社局移送的杨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在判决生效后,市院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曝光了案件的办理及判决情况,当场向34名农民工发放了追缴的拖欠工资39万余元,并邀请市内多家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和报道,对全市各类用工单位敲响了警钟,得到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