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社区“六个一”民生服务新模式纪实

23.09.2014  10:16

   让群众切实享受活动成果

    ——嘉峪关市社区“六个一”民生服务新模式纪实

   中国甘肃网9月23日讯 据甘肃法制报报道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如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活动成果?嘉峪关市社区在“六个一”民生服务新模式方面进行了诠释和解答。

   一支“七色”爱心服务队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嘉峪关市各社区成立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爱心服务队,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在职党员干部就社区维稳、扶贫帮困、就业创业等七个领域中的劳动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发布、结对帮扶、关爱老人等具体岗位进行了“认领”,把社区居民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镜铁区昌盛社区居民时春芳是位脑瘫患者,小孩三岁,老公无固定工作,生活极度拮据。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嘘寒问暖,给她送去大米、食油、衣物等生活用品。出门在外病情严重时,社区工作人员陪伴左右,送她回家。

    “一家人”社区关爱

  社区是个大家庭。嘉峪关市各社区设立了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开设市民学校和百姓讲坛等,邀请专家提供心理咨询,讲授养生保健、投资理财等知识,推行“一家人”社区关爱行动。昌盛社区65岁的老人刘会兰说:“社区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经常请我们去听养生、理财的学习会。不断给我们创造好的条件,我们老年人过得很开心!”老人说得眉飞色舞。

   “一站式”办理

  教育实践活动改变的不仅仅是服务作风,更主要的是让居民办事更加便捷。家住长城区新华社区的雷艳梅,此刻已经是一位幸福的准妈妈了。本该沉浸在即将作为母亲的喜悦中,但孩子的准生证因丈夫工作繁忙而还没有办理,这件事把她愁坏了。有困难,找社区。材料审核、填写登记表、提出申请、加具意见、盖章……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很快办理完毕,雷艳梅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以方便居民办事为目标,嘉峪关市利用数字化平台,围绕社保、民政、计生、就业等服务项目,在社区设立了十个服务岗,开展“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居民。

   “一揽子”居家养老服务

  嘉峪关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老人实行“一揽子”居家养老服务。为“三无”老人安装“一键通”电话,提供医疗、娱乐、便利订购等居家养老服务。76岁的周兰英老人家住铁南社区迎宾七小区,老伴在多年前辞世,儿子在戒毒所戒毒,儿媳妇离家出走,她与9岁的小孙子相依为命。社区工作人员和她“认了亲”,开始了对老人的照顾。老人患哮喘,工作人员就请医生上门,为她体检、诊断;老人行动不便,大家就齐上阵,为老人做饭、打扫房间;老人打来电话,他们就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一提起社区工作人员,周兰英老人眼睛就有了神,说话有了劲:“我自己养的儿子靠不住,是共产党给了我这么多儿女,他们真好啊!要是没有他们,真不知道我这日子该怎么过。”

    “一个标准”工作规程

  工作中,就社区居民高度关注的低保、计划生育,社区工作人员执行“一个标准”工作规程。打造阳光低保、诚信计生,接受居民和社会的监督,促进了工作的公开、公平。30多岁的铁南社区居民富红没有正式工作,丈夫残疾,她对社区的感激常挂在嘴边:“在申请低保时,很多人都在那里争,我想咱也没什么熟人,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去申请的。结果,社区主任带着工作人员上门了解了情况。我真的没想到,(低保申请)那么顺利。”嘉峪关市以“一个标准”工作规程,把矛盾化解在社区,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落实在社区,把和谐构建在社区。嘉峪关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就是秉持这样的工作理念,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

   “一刻钟”服务

  嘉峪关市依托辖区内学校、商业网点、公益服务站等搭建服务平台,对居民在交通、中介、家政、劳动就业等方面,推行了居民事务“一刻钟”服务,缩小了服务半径。屈桂玲家住祁连社区,她来社区办事的时候说:“在以前,出门办事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跑很远的路。现在完全不同了,市上建设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我们办事时不到十分钟就到社区了,真的很方便。”她笑呵呵地说。

  通过实行“六个一”民生服务新模式,嘉峪关市实现了社区难事急事有人冲、孤寡病残有人管,办事程序更简化、办事效率更迅捷,实现了社区服务对象全覆盖,社区建设更和谐,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