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拍客丨嘉峪关关城,一朵开在丝绸之路上永不凋零的岁月之花

31.03.2017  09:43

  在嘉峪关,有一个流传了数百年至今仍然脍炙人口美丽传说——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候有一对燕子住在嘉峪关城内,每天太阳出来便一起飞出关外去觅食,晚上太阳落山时,又一起飞回关内。一天,这对燕子飞出关外觅食,忽然,狂风大作,顷刻间天昏地暗,这对燕子被吹散,雌燕回关去了,雄燕却迷了路,它找到关城时,城门早已关闭,无法进入城内,因思念自己的伴侣和儿女,便想用头去撞开城门,结果城门没撞开,雄燕却被撞死了。

  雌燕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日夜思念。

  死去的雄燕知道后,便托梦给雌燕:你想念我的时候,只要用石击内城墙角,就能听到我的声音。

  雌燕醒来,便去以石击城墙,果然听到雄燕“啾嗽”的叫声,十分亲切。从此,雌燕每日早晚都用石头去击墙,和自己的伴侣对话。渐渐地,雌燕的女儿们也学着母亲用石头去击墙,于是到处回响着春燕啾啾的鸣叫声,使整个关城春意盎然。

  后来,守关的将士每当思念远在异地的亲属时,也用石去击墙,凡能听到“嗽嗽”的燕鸣声的,就证明亲属安然无恙;戍关将士每次出征前,也在此处击石以卜吉凶。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嘉峪关关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得有“天下雄关”、“连陲锁阴”之称。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从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经历了168年(1372-1539年)的时间,是明代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至今保存完好。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

  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

  静静凝望这城内的一砖一瓦,试想在那遥远的年代,这里曾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又有多少喜怒哀乐在这里驻足停留……

百丈伟雄关, 楼角悬星斗。 万里城垣远接天, 垣上飞云走。

  整个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

  在嘉峪关流传一个歌颂古代工匠的传说:明朝修嘉峪关时,主管官员给工程主管人出难题,要求他预算用材必须准确无误。在工匠们的帮助下,工程主管人进行了精确的计算。结果工程竣工时,所备的砖瓦木石恰恰用完,只剩下一块城砖,称为“最后一块砖”。这块砖仍放在会极门(西瓮城门)门楼檐台上,旅游者慕名都要来看一看这“最后一块砖”,引起对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智慧的敬佩之情。

  远行的驼铃敲响戈壁景观,历代的蹄迹回报边疆警惕。城墙上的斑驳是往昔岁月的见证者,踏过万里足迹,轻抚这沉甸甸的历史,回味着美丽的传说,这眼前的一切,放佛岁月开出的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抬头仰望浩渺苍穹,任凭时代变迁,丝绸之路上的这座城记录着远去的历史,在心底泛起朵朵涟漪……

编辑:金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