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啤酒产量连续13月下跌 遭5元一瓶洋啤酒冲击

19.10.2015  12:06

洋啤酒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着已经连续增长20多年的中国啤酒产业。

一方面,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啤酒行业共生产啤酒3479.23万千升,同比下降6.12%;另一方面,在零关税、自贸区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洋啤酒渐渐在中国市场流行开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进口啤酒36.31万千升,同比增加65.7%。《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福建地区的样本调查发现,在政策引导下,厦门海沧港区今年已经跃升为全国第一大洋啤酒口岸。厦门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1~8月,厦门海沧口岸共进口洋啤酒9.51万千升,增幅高达220%。如今,越来越多的贸易商转型做洋啤酒生意,一些厦门酒类电商的零售价甚至比香港还便宜。

自贸区洋啤酒比香港还便宜

距离平潭约250公里的厦门自贸片区海沧保税港区,已经成为今年全国啤酒进口量最大的集散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来到保税区现场发现,大量的进口啤酒堆积在仓库中,这些啤酒来自全球各个著名的啤酒产地,当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国消费者陌生的品牌。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洋啤酒零售销量大增的原因很多,最主要因素是零关税政策以及进口国货币贬值造成的高性价比,记者所查阅资料显示,我国的“进口啤酒的进口税,HS编码 220300000,关税:0;增值税:17%”。另外,洋啤酒的主要来源地是欧洲,虽然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近年来总体上对欧元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即来自欧洲的产品实际上更便宜了。

记者发现不少洋食品店、保税店的酒类专柜都摞起了整箱的啤酒,并打着“买二送一”等促销信息。而不同品种、品牌的各国洋啤酒占据了酒柜的半壁江山。“德国力堡黑啤、白啤折算下来才5.5元一瓶,而比利时的圣佛洋750ml瓶装折算下来46.7元。”一家海淘网站的厦门店店长小严告诉记者,由于门店开设在保税区内,租金便宜,加上节省了中间环节和物流费用,其门店的洋啤酒零售价格极具优势。“我们线上的零售价格甚至比香港还要低10%,今年不少国内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网购、深圳保税店而放弃香港购物。”小严告诉记者,其公司今年在深圳的销售业绩相当不错,而眼下正加大在福建的布局,他们在厦门海沧保税区的保税店眼下正在筹备开业,而在国庆期间试营业期间,仅7天就卖出了600多箱洋啤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一些酒吧等夜场也已经开始将高端洋啤酒作为主打产品。不少接触过洋啤酒的消费者表示,在认可洋啤酒的口味之后,很难再回到国产啤酒。而在国产啤酒利润空间低下的状况下,不少经销商也把目光投向了洋啤酒,因为洋啤酒较一般的国产啤酒的利润空间更为可观。

尽管啤酒不一定是海鲜的伴佐佳酿,但喜欢海鲜的福建人总喜欢和三五好友在海鲜拍档聚会畅饮。眼下已经入秋,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福建大部分地区依然维持30度左右的气温。平潭的翁先生开了一家大排档,排档晚间生意最好,即使现在这天气依然能营业到深夜。翁先生习惯跟常客敬酒,和往年喝国产啤酒不同,今年翁先生总是提上一打国外洋啤酒,有时候是西班牙的品牌、有时候是德国品牌。

翁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些啤酒是朋友推荐的,一瓶330ml的洋啤酒售价也不过5~6元,和同等价位的国产啤酒相比极具性价比,而且口感更好。

来自厦门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1~8月,厦门海沧口岸共进口洋啤酒9.51万千升,同比增长2.2倍,占同期全国进口啤酒总量(36.31万千升)的26.2%。数据显示,自2014年4月以来,厦门海沧口岸的啤酒进口量就保持高速增长,而今年8月进口1.87万千升进口量创单月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