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电商致富的快车——甘肃省推进农村电商扶贫工作综述
今年初,家住兰州的小王从网店购买了一箱陇南成县鸡峰镇的土鸡蛋,从此一家人吃的鸡蛋就从这家网店购买。“比市场上普通鸡蛋是贵了点,但确实好吃!”小王说。
不仅是陇南的土鸡蛋。如今,庆阳的黄花菜、永登的玫瑰、会宁的小杂粮……这些昔日并不起眼的 甘肃 地方土特产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走向大江南北,为当地老百姓带来越来越多的收益。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电子商务让本省偏远农村变得不再遥远,广大农民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奔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
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省城乡基础设施的改善,电子商务在我省异军突起,快速发展,并逐渐以“城市包围农村”,以初级农产品包装销售的电子商务在我省农村悄然兴起,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甘肃省委省政府顺势而为,加大支持,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并将其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实施好国家电商进农村示范项目,使电商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
为加快农村电商基础建设,省商务厅制定了《甘肃省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标准》,全力推进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的网上新渠道,扩大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规模。
去年,省商务厅在全省58个片区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每县确定一个乡(镇),每乡(镇)确定3个贫困村开展电商扶贫试点工作。省财政列支2700万元,对75个试点乡和225个试点村给予资金补助。
今年初,按照2016年“贫困地区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全覆盖,乡(村)电商服务站点覆盖30%”的目标任务,省财政下拨4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48个县234个乡(镇)1641个村建设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72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128个乡级电商服务站,4646个村级电商服务点,为农产品网上销售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务。
二
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我省农村电商扶贫工作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去年,商务部确定我省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省,环县、会宁、成县等8个县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央财政给予每个县2000万元的支持。
示范项目取得积极成效,受到商务部的肯定。今年5月,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再次确定我省景泰、静宁、永登等20个县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并给予4亿元的财政支持,成为今年该项目在全国得到支持力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与此同时,本省还确定16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区)个,省财政给予资金支持。各示范县积极创新,探索出了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与邮政供销合作型等电商发展模式,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电商扶贫新路子,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实施国家和省级示范项目,我省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交易规模迅速扩大。今年以来,成县通过电子商务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1370.2万元,全县3.1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442元;环县通过网上销售小杂粮、黑山羊、滩羊、苹果等产品,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增收200多元;岷县以发展电商获取互助资金向贫困户分红,带动1350多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超2100元;宁县推进经济林果规模化种植,在2016年淘宝年货节中,仅“枣夹核桃仁”一种产品就销售24万元。
三
“这几年,全省各地发展电商的积极性都很高,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目前加快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负责人分析,贫困地区宽带网络覆盖率低、农村物流配送设施落后、农产品缺乏资质认证、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紧缺、农村电商三级服务体系功能配套还不健全等,仍是制约我省农村电商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对此,我省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加快农村电商发展的具体措施。继续推进电商扶贫三级服务体系建设,确保2016年贫困地区县服务中心全覆盖,30%的贫困乡村建成电商服务站点。进一步完善已建成的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功能配套,确保服务站点在帮助农产品销售、日用品代购、信息咨询等方面真正发挥作用。
进一步加大电商人才培训,确保每年培训10万人次,特别是培养既懂农业又懂电商的复合型人才和农村电商带头人,带动农村电商发展。做好2016年电商扶贫大数据采集、汇总、填报工作,确保扶贫成效能真实反映到大数据平台上。加大贫困地区网络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产品冷链配送和快速物流发展,发展乡村多种形式的物流,着力解决由乡镇到村“最后一公里”快递配送瓶颈问题。
与此同时,全省将进一步强化网络品牌和产业培育,支持有规模、有特色、质量较好的产品取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食品和地理标志保护等认证,进一步提升甘肃特色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扩大销售规模,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