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商报“污水未处理完 底泥就地掩埋”失实报道的声明
关于长江商报“污水未处理完 底泥就地掩埋”失实报道的声明
4月5日23:22:04,长江商报官方网站刊发“来源:长江商报”、署名“本报记者 熊子熙 发自甘肃武威”的文章《污水未处理完 底泥就地掩埋》,对荣华工贸违法向沙漠腹地排污的情况进行了报道。文章大部分内容引用新华社记者的报道,但核心的自采内容表达与事实不符,现声明如下:
文章称“污水未处理完 底泥就地掩埋”与事实不符。
文中称:“更令人心惊的是,荣华工贸对部分污染地直接进行了填埋处理,部分污水和底泥已被掩盖在厚厚的泥沙之下”、“很显然,这里并没有将所有的污水‘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完毕’,对底泥的处理也并没有‘等待专家论证’,而是直接采用了就地掩埋。”等表述与事实不符。实际情况是:
第一,事件发生后,由省市专家组决定,在对污水取样化验留存后,由污染治理组牵头负责把2、3、4号泵站污染点的污水一部分拉运到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和甘肃赫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进行预处理,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后,进入武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另一部分拉运到武威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标准后排放。在污染现场取证全部完成后,于3月14日22时35分起,不间断拉运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共处理16836立方米,至3月19日14时已处理完毕。
第二,对2号泵站污染点的底泥全部清运到武威市垃圾填埋厂进行处理,现场保留原样,也未进行掩埋。3月19日18时,接到专家组通知:暂停污泥处理,待专家组再行化验论证后,提出被污染沙漠治理方案进行治理。3号、4号泵站污染点的底泥原样保留,待国家和省上的环保专家取样检测后,制定治理方案,再进行处理。所剩污水因无法抽取,故部分污染现场还尚留存少量污泥水。不存在“污水未处理完 底泥就地掩埋”的情况。
文章称“记者被限制人身自由”与事实不符。
实际情况是:为确保污染现场取样和原貌,按照专家组意见,对污染现场实行管制。3月26日上午,荣华工贸公司保卫处发现,有不明身份的人在厂区内拍摄,凉州区委外宣办询问后,自称记者身份者无记者证,在《中国记者网》上进行查验身份,也查不到熊子熙同志。文章作者熊子熙无记者证从事采访活动,违反了《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与所谓的记者身份不符。荣华工贸公司保卫处后报告荣华新区派出所,为调查和核实身份,派出所与企业保卫处对他们进行了询问,并劝其离开,不存在“记者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况。
我们欢迎媒体记者采访报道监督,以促进依法依规处置事件。但希望媒体能够依照法律规范开展采访报道工作,以便更好地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中共凉州区委宣传部
2015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