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赵刚: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赵刚
为了创新教育引导方式,不断加强高校师生理想信念教育,我参加了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共同举办的全省高校师生暑期红色之旅活动。红色之旅既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美好河山的壮丽多姿,也对我进行了一次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当我们踏上旅程,回忆的时光带我们回到硝烟弥漫,壮怀激烈的时代,可以看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与不易,这里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在这里曾经出现英雄的军队,英雄的人物,英雄的壮举,这些叱咤风云的英名,如今已浓缩成了文字、纪念碑或纪念馆,并牢牢地铭记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其事迹和精神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随着此次红色之旅的师生一路前行,走过工农红军三军会师之地会宁,在会师塔下,师生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军后人还原先辈英烈,会师塔是会宁人民为了弘扬红军精神纪念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50周年于1986年修建,会师塔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望着这座塔,我心潮澎湃,仿佛看见红军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吃树皮,嚼草根的艰苦岁月;仿佛看见一个个共产党员前赴后继,为了革命的胜利,早已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气概。随后我们来到静宁县界石铺,这里是毛主席居住了两天三夜的地方,在这里追忆了红军留下的英雄事迹。在华池县南梁,目睹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更加体会到了南梁精神,感受到了南梁人民那种淳朴民风,尤其是魏文清所长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工作。南梁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两当县,参观了两当兵变纪念馆,重温了习仲勋等同志发起两当兵变的革命历史。在宕昌县哈达铺,看到了决定红军命运的那张报纸—《大公报》,同样是这里,疲乏的红军得到了修养与补给,得以再次踏上征程。哈达铺因此被誉为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长征途中的“加油站”,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在迭部县腊子口战役遗址,我仿佛看见了红军将士突破天险,英勇奋战的身影。在岷县,了解了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的情况。在通渭县榜罗镇,跟随中共中央的脚步体验了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甘苏区,将陕北苏区作为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的历史性决策。
在甘肃这片红色热土上,革命先辈不仅留下了奋进的脚印,更留下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追求和平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色之旅真正更加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我们的前辈抛头颅,洒热血,却从来没有退却和彷徨,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让革命先烈的精神永放光芒。我会把此次红色之旅所汲取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之中,作为一位高校辅导员,更应该把这种革命精神传递给当代大学生,传递正能量。要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要勤于思考、努力学习,不断鞭策自己。以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