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以商务发展理念开创精准扶贫新思路

17.06.2015  10:39

  6月12日, 甘肃 省商务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甘肃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武主持会议部署有关工作。他介绍,在6月10日召开的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与13个市州、14个省直部门签订甘肃省2015年至2017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责任书,明确精准扶贫任务,确定精准脱贫时序。明确规定了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市州减少贫困人口任务、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和减少贫困县(市、区)任务。根据“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省商务厅签订了责任书,以2017年为时间节点,明确了扶贫攻坚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年限。

  开创“商务”扶贫新思路

  近几年,甘肃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贫困人口由692万人减少到417万人,贫困面由33.2%下降到了19.8%。甘肃省委、省政府通过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17个专项配套实施方案,形成了“1+17”的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甘肃省商务厅表示,在2012年起“双联”行动开展三年以来,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解决了一大批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下一个阶段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经验。下一步,甘肃省商务厅将在培育产业上精准对接。积极承担全省各市州完善农村流通市场建设任务,在扶贫攻坚战中支持发展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营销模式,扩大外贸渠道,巩固市场销售渠道;积极加大对“双联”点的蔬菜、畜禽、林果三大支柱产业扶持力度,帮助每个村培育一个主导产业,下大力气解决“有规模无优势、有优势无品牌、有品牌无产品”的问题;积极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途径,不断培育壮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养殖等符合帮扶村户实际的富民产业;采取组建村级资金互助社、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方式,争取双联惠农贷款,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指导农民创新创业,动员社会力量发展面向农村“互联网+”电商业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力争到2017年底,实现帮扶地区和“双联”点农村群众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指标。

  增强“双联”扶贫精准化

  甘肃省商务厅指出,用大商务新理念畅通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让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实现“零距离”,“三覆盖”构建一个覆盖全省的商务流通体系。杨志武表示,要不断总结经验,再接再励,促进全省商务工作扶贫和双联工作深入开展。

  首先,紧扣“1+17”的精准扶贫要领,抓实见效,按照抓好结合点,融入工作全局;抓好牵引点,激发改革活力;抓好支撑点,突破关键领域;抓好立足点,优化资源配置;抓好共振点,形成强大合力。唱好扶贫攻坚的大合唱,打好精准扶贫的整体战。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细化实化双联工作方案。

  其次,突出精准帮扶,提质增效按照省委精准联系、精准对接、精准帮扶的要求,把主要精力放在提质增效上,扎实做好“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等文章,力求做到目标任务、规划计划、项目资金、帮扶责任、监测管理“五到村”,结对帮扶、脱贫计划、产业培育、跟踪监测、效益体现“五到户”。

  最后,落实措施机制,抓出成效做好双联工作,重在抓好落实,难在抓好落实。在做好第21届兰洽会和向西开放等近期工作的基础上,一手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一手抓“3341”项目工程,做到“两个轮子”一起转,盯紧重点任务中精准发力,制定出明确的责任清单,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抓落实工作责任体系,强化抓落实的硬约束、硬标准,做到有目标任务、有工作内容、有保障措施、有实际成效。

白银市靖远县获“全国文冠果之乡”称号
   中新网甘肃新闻电  据甘肃林业网披露,商务之窗
兰州新区旅游接待量创新高
     2019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兰州新区旅游市场火爆,接待量再创新高,接待游客突破15.商务之窗
靖远举办第三届“小口大枣”采摘旅游节
      绿树爽朗映硕果,惠风和畅迎嘉宾。商务之窗
“甘肃宣传思想文化发展70年成就展”亮点频现
    追求速度,保证质量,还亮点频现。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