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师范学院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5月27日下午,天水师范学院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30余名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副校长汪聚应出席座谈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师平安主持。
党委宣传部负责人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接着,师平安就“讲话”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与会人员踊跃发言,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现状,就习总书记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等重大问题畅谈体会。
就习总书记提出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文东教授谈到,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研究者来说,问题导向和实践趋向是最重要的,新的伟大实践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风问题,他认为,我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先读经典,读原著,再写论文;要甘于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剑;要创造出“扛鼎之作”;要有学术理想和学术抱负。
围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副教授认为,只有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的哲学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在谈到“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时,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郭昭第教授表示,习总书记提出要“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这是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在全面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智慧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己者明、知人者智、知天者圣的文化智慧,自信、包容、平等、自由的精神品格,构建和谐自我、和谐社会和和谐自然的当代价值。
就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关系问题,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马超教授谈到,我们的研究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解决实际问题。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既要注意理论的研究建构,又要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要解决实际问题,回答社会的关切和需要。
飞天学者、历史文化学院雍际春教授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有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中国方案和中国规则、创立中国模式,才能提高中国的软实力。也只有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我们国民、民族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法律观念、公平意识才会逐步树立起来,才能真正走向民主、法制、文明、富强,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王贵禄博士从自身专业和研究领域谈起,结合“十七年文学”的评价等问题,他认为文学研究者要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全过程,面对学术问题时要有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人文情怀,构建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侯智博士结合工作实际谈到,贯彻讲话精神,要在科学研究中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努力挖掘新材料、分析新问题、提出新观点,为构建新理论、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历史文化学院杨小敏教授认为,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作用,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关切和期待非常高,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机遇。
在听取了与会教师的发言后,汪聚应教授谈到,习总书记的讲话理论视野高,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人文气息,充满了文化自信。我们要站在讲话的新视野上来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地需要创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哲学社会科学来解释我们伟大实践变革中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用好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明确责任,敢于担当。
师平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大家围绕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谈体会、谈心得、谈收获,提意见、提建议、提改进,准备很充分,理解很深刻,认识有高度,讲得非常好。对提出的意见建议,学校将进行研究落实。
师平安就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提出具体要求。一要做好讲话精神的学习传达。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院要结合实际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利用党员固定活动日、教职工理论学习时间,深入学习讲话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深刻领会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二要做好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由党委宣传部和科研处邀请相关专家,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阐释解读。三要做好相关项目的立项申报。科研处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设置一些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申报指南,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有关项目。四要做好宣传和氛围营造。运用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等各种宣传媒体,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
供稿:天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