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弹概率论”是公权傲慢的表征

18.08.2014  12:50

   作者:张剑

  8月15日,资阳乐至县劳动镇七门村居民康兴蓉的房顶传来一声巨响,当她16日去检查时去发现,15日的巨响给他女儿卧室里带来了一枚一斤多重的炮弹。而据资阳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枚炮弹可能是人工降雨过程中打出的一枚哑弹,而这样的情形是允许范围内的,并不存在操作失误。(8月17日《华西都市报》)

  抛却是否操作失误的自我陈词不论,单就增雨弹降落居民点并砸穿居民房屋来说,当地气象气门就该诚挚的向受害方道个歉,并主动提出赔偿请求。因为这既是对民众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自我过失最好的弥补方式。遗憾的是,在射出哑弹已经造成既定损失的情况下,气象部门不但没有道歉,反倒用差错存在概率论的观点来为自己辩解,想想都让人悲哀。

  如果遵循“增雨炮弹有千分之三哑弹概率”的说辞,那么有两个个问题就必须请气象部门给大家一个信服的解释。首先,资阳当天究竟发射了多少增雨弹?如果按照千分之三概率进行逆推的话,是不是当天一共就发射了600多枚增雨弹?如果是,也请给大家一个数据,如果不是,气象部门是不是该反思炮弹质量是否合规、相关操作程序又是否准确适当了?

  而另外的疑问则同样来自于哑弹带来的实际后果,虽说哑弹发生的概率是千分之三,但如果它砸在了民众房屋或者居民头上,它给这家人带来的后果却是百分之百的惨痛。那么需要回答的是,气象部门在明知哑弹概率存在的情况下,是否对炮弹的发射地点、炮弹的运行轨迹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和测量,以尽量避免伤亡情况的发生。否则,一旦有增雨需要,民众岂不是要冒着被哑弹击中的危险来期盼降雨的到来,这样的交换,未免太不人性。

  事实上,在增雨哑弹可能给民众带来严重损失的语境下,其质量的改善并非没有提升的空间。一个值得借鉴的故事是,二战期间,美国军方对降落伞合格率的要求是100%,而当时厂家提供的合格率为99.99%,对此厂方认为不可能做到绝对的100%,除非发生奇迹。在这样的格局下,美国军方改变了检查质量的方法,他们决定从厂商交货的产品中抽出一个降落伞让厂商负责人背上亲自从飞机上跳,这个方法实施后,降落伞的不合格率立刻变成了零。同理,如果将增雨哑弹的发生概率与相关设计者的自身利益甚至生命安全联系在一起,或许,由此而衍生出来的责任感与压力感就会转为增雨弹质量提高的动力,而这个时候,民众安全才会得到更切实的保障。

  退一步讲,即使改变增雨弹质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那么,气象部门该做的,也应是放下哑弹概率论的挡箭牌,切切实实的向受到伤害的民众道一声歉。因为这样的论调,其实是将自身的责任转嫁给了冷冰冰的技术,而夹杂着权力的惯有傲慢与偏见,它甚至将自我反省的义务都推卸得一干二净,这样的现状,又怎能不让人寒心?(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