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挣的就是辛苦钱”

14.12.2014  14:33

当你在家门口菜市场讨价还价时,当你吃着可口的新鲜蔬菜时,可曾想到有这样一批菜场小贩,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吃苦耐劳,充当着田间到餐桌最后一公里的“搬运工”。他们方便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却难融入城市,哪怕一个小心愿都成了奢望。许多城里居民生活离不开菜市场,稳住菜摊子,才能稳定“菜篮子”。请关注菜场小贩的生存状况,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关心。

批菜——

每天凌晨雷打不动去进菜,没有假日,他们是田间到餐桌最后一公里的“搬运工

又是一个大风天!12月4日,凌晨4点,夜幕里的北京寒风刺骨。位于东五环环铁桥下的东昌利华农贸批发市场车来车往,菜场小贩郑瑞发开始一天的忙碌。

今天来晚了一点,平时都是定3点的闹钟。”郑瑞发说着从口袋里掏出批菜的清单,认真确认了一遍。

7年前,郑瑞发跟妻子孙华丽从河南淮阳县农村来京,在团结湖社区菜场卖菜。每天凌晨去批发市场进菜,是他雷打不动的事,“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不能生病,咱挣的就是辛苦钱。”他乐呵呵地说。

这个批发市场可能要拆了,不过大洋路那边的更大,以后就去那边批发。”说着,郑瑞发快步走进市场,轻车熟路地钻进一个简易篷里,走到一堆装满蘑菇的泡沫箱前,用手电筒照着仔细查看,选定满意的一箱。接下来讲价、上秤、交钱,最后在箱子上标上“208中站”的记号。

接着他又快速钻进另一个帐篷,“空心菜怎么样?”“保证没问题。”简短的对话后,郑瑞发说:“208中站,送快一点啊!

郑瑞发介绍,为节省时间,只要报出车牌号和停车位置,批发商就会把菜送到你车旁。整个农贸市场里,三轮车进进出出,有条不紊。

绕帐篷转了一圈,郑瑞发来到市场中间地带,这里停满了大卡车,一车车绿绿的圆白菜、橘红的胡萝卜在灯光照射下鲜嫩亮丽,车主们穿着军大衣围在一起。

每个摊位位置基本不变,到哪家进菜基本也是固定的,时间久了,都成朋友了。”郑瑞发说,“他们更辛苦,夜里1点多就到了。

早上6点,天还没亮,郑瑞发批全了今天所需的菜,回到自己的面包车前,又核对了一遍:“今天批了20多样菜,比平时少一些。

卖菜——

小菜摊维持一家生计,每月摊位费、房租等开销超4000元,算大账剩不了多少钱

7点刚过,郑瑞发开车来到团结湖社区菜场,一个3米多的小菜摊,维持着一家的生计。 “一会儿媳妇就过来了,她先送孩子去幼儿园。”他一边说一边把刚批来的菜摆上摊。

不一会儿,妻子孙华丽赶来,简单交流一下菜价,郑瑞发就开车给饭店送菜去了。接下来,孙华丽麻利地把菜整理摆放好,迎接顾客来买菜。

这个小葱太嫩了。

后面有比较老一点的,我给您拿。

这金针菇能涮火锅吗?

肯定能,您再配一些莜麦菜、香菇啊,包您好吃。

摊位前渐渐围满了顾客。

每天两个时间段最忙,一个是早上10点到12点,一个是下午5点到6点。”孙华丽说,“不过你郑大哥更忙,货要送到12点,早饭午饭一起吃,下午休息一下,他还要去接孩子。

几乎每天都是这样,也就是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初二能歇两三天。来北京七八年了,只有两次春节是在老家过的。

闲暇之余,记者问起卖菜的收入。“现在菜越来越不好卖了,冬天算是旺季了,一天赚不了多少。”孙华丽大概算了个账:菜场摊位费每个月2000元,房租每月1000多元,孩子上幼儿园,每个月也得1000多元,七七八八下来,剩不了多少。在北京生活不容易啊!

晚上7点,菜市场的灯渐渐暗下来,孙华丽抓紧算算一天的收入账,收拾好菜摊,往家赶了。

生活——

住10多平方米平房,孩子上学是最揪心的事,在大城市生活真不容易

孙华丽夫妇住在朝阳城乡结合部的豆各庄,从菜市场骑车约半小时时间。“这10多平方米平房,老乡戏称是‘监狱房’,不过听说这片要拆迁了。”回到家后,孙华丽要忙着做饭、洗衣服,辅导孩子功课。她无奈地说:“拆了再说吧,菜市场的人都住在这里,到时候另找新住处吧,还不是哪便宜找哪住。

住的苦点倒没什么,让夫妻俩最揪心还是孩子的上学问题。孙华丽说:“明年儿子就要上小学了,前几年上学条件还比较宽松,但今年几个老乡说,学校要社保证明,大家哪有社保?好几个老乡的孩子只能回老家上学了。

为了孩子上学,夫妻俩到处打听消息。据朝阳区政府网站的服务热线介绍,从今年4月开始,外来务工子弟入学需要办理借读证,条件是父母双方在北京连续缴纳5年以上的社保基金,社保缴纳证明经过所在街道办事处和区教委的审批后,方可办理借读证。郑瑞发说:“往年都没有这个规定,今年突然说有了借读证,孩子才能入学,看来明年孩子也只能回老家了。

提起这个,孙华丽眼圈一红:“孩子回老家只能让爷爷奶奶带,我们两口子一年难得回一次家,想想真舍不得。

听说以后外地人有希望申领居住证,孙华丽激动地说:“我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了,真盼着这个政策落到我身上啊!”找人打听,听说申请条件有社会保险年限,孙华丽说:“又是卡在社保上,我们也没有个单位,现在社保不知道到哪交,融入城里的生活真不容易。

虽然社区也有大型超市,但社区菜场生意还算不错。附近小区的丁阿姨说:“这儿的就不新鲜了。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现阶段居民消费习惯还离不开社区菜场,城市管理要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控制人口政策不要一刀切,因为从某种意义说,稳住菜摊子,才能稳住居民的菜篮子。

谈及未来,孙华丽说:“我们两口子走一步看一步吧,不过明年还得继续在这儿干。主要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出息。

郑瑞发说:“对我自己来说,就想过年能在家里好好歇一歇。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14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