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创新不放松

01.05.2016  16:50

    东北大学信息学馆308室,博士生们正在火热地进行着“头脑风暴”活动,以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化光教授的名字命名成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就坐落在这里。

    他们由劳模领航,专啃“高大上”的科研硬骨头,探寻着产学研用结合、造福社会的创新答案;他们以项目带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大平台施展拳脚,书写着一个个创新故事;他们率先垂范,追逐梦想,传递着日新又新的创新能量。

    工作室以张化光教授所在的电气自动化研究所为依托,在张化光的带领下,凝练出了以“两更三出”为目标,即“培养层次更高、数量更多的科技人才,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出好成果”的“两更三出”的奋斗目标。专注于智能控制这一高精尖的前沿领域,近年来,全体成员共实施了30余个创新项目,在高精度泄漏检测定位技术和面向节能的复杂配电网监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劳模的实干精神擦亮了工作室“创新”的名片。

    真知力行 国民经济主战场彰显创新力量

    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把创新的力量带到国民经济主战场,是东北大学最具特色的文化基因,也是张化光劳模创新工作室熠熠闪光的金字招牌。

    在东北大学信息学馆东南侧,三个10多米高的风车俨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两个三叶片风车随风旋转;还有一个特殊的风车,两十字交叉的圆环状风车叶片,旋转起来像个圆球。

    这是劳模创新工作室孙秋野老师主攻的课题“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平台”的一部分。“这是一项卓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进入市场后,能为新能源接入国家智能电网提供理论支撑,助推解决未来人类的能源危机问题。”对于此项研究的前景,孙秋野老师充满了美好的希冀。

    工作室杨珺老师的科研项目“分散式风电接入技术及工程示范”,是一种位于负荷中心附近、所产生的电力就近接入当地电网进行消纳的风电项目,这个项目以投资小、灵活机动的优势赢得了中小型城市的青睐。

    目前,这个项目的成果“分散式风电场集中监控系统”已在锦州电网调度控制中心成功应用,实现了5家风电场的集中监控和无功优化,并在黑龙江电网15座风电场示范应用,大大提高了风电场的风功率预测精度、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合格率水平和风电场的年发电量。

    在工作室大量的创新成果中,由张化光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流体输送管网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方法、高精度泄漏检测定位技术和面向节能的复杂配电网监测控制与实时故障诊断系统已规模化生产,广泛应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公司的56个输油子站和11个省份的86家集控子站和电厂,为石油管线安装了“千里眼”,近三年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3亿元,提升了我国在故障诊断、容错和监测控制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创新工作室,团队攻坚的脚步不曾停滞。“创新梦”的光芒透过辛勤的汗水照进现实,让理想不再只是梦想,变得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追求卓越 用工匠精神雕琢创新人才

    “谷歌AlphaGo在韩国首尔与李世石的比赛中,用到的一个关键技术模块就是通过决策神经网络与评判神经网络互相协作来完成目标,这与张老师正在指导我们做的自适应动态规划课题的核心技术高度契合,老师总是带着我们在学术的最前沿跋涉探险!”2012级的博士研究生单麒赫表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老师们一直以高度的学术敏感指导学生们挑战前沿课题,大胆地尝试前人未涉足过的领域。

    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目标,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工匠精神雕琢高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并取得了一个个丰硕的成果。

    在张化光的倡导下,电类专业创新实验区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筹建起来,在校学生不分专业年级,只要有兴趣,都可以申请到实验区学习,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就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实验区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为学有余力者提供自主制作、自主开发、自主课题研究的工作平台,我们的宗旨就是为学生创造科技创新环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水平和基本工程素质。”张化光说。

    工作室以这个实验区为大本营,积极创新实验教学模式,集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实验与先进实验技术手段于一体,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对创新的激情。

    “有项目才能出成果,才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定要抓住科研项目这个拔尖人才培养的牛鼻子。”在张化光教授看来,科研项目堪称拔尖人才培养的绝佳阵地, 他带领电气自动化研究所的成员,努力争取一个个有价值的科研项目,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并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习,助力学生成长。

    “流体输送管网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和高精度泄漏检测定位技术”项目研究最关键的时候,张化光和工作室的成员带领研究生实行班倒的工作方式,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数据,夜以继日地跟踪系统运行,并在现场带领学生及时更改系统,最多的时候改版了50多次,学生们收获了很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实战经验。

    现任海尔集团高管的全永兵、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魏庆来……很多毕业生因自身优秀的创新作品被国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高薪聘用,就业领域涵盖电气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技术支持、设备维护等多个方面,并逐渐成为单位里的创新骨干。

    身先士卒 以劳模精神引领创新文化

    提到张化光教授的座右铭,工作室的成员们异口同声地说道:“科研工作者没有节假日。”每天连续工作近14个小时,每周休息半天,想千方、设百计地在智能控制领域寻求突破与创新是张化光常态化的生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化光教授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自身的勤勉和创新精神引领着整个工作室的创新文化,并将创新的精神辐射到整个东北大学。

    每个星期三下午,工作室都会开展“劳模下午茶”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的灵感,引导他们主动创新教学和科研方法。青年教师会国涛表示,张化光老师在“劳模下午茶”活动上与大家分享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科研经验,最难得的是,张老师尽管科研任务很重,却依然坚持每天抽出时间备课。张化光经常指导青年教师要在课程上狠下功夫,因为备课就是对课程加深理解、从多个角度扩展对同一个问题认识的过程。

    学术专题报告会,名师沙龙活动,创新成果分享交流会、成果展、演讲会……在工作室和东北大学工会联合开展的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张化光与工作室的其他骨干现身说法,与教职工分享自身的奋斗历程、工作智慧和成功经验。

    工作室成员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主动与其他教职工结对子、组团队,利用新媒体建群,营造一种随时随地都在线交流学习的状态,使教师们可以自由灵活地沟通和学习。工作室多次举办活动,让新入职的教师了解工作室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激励他们以劳模为榜样,砥砺前行,快速成长

    工作室十分注重协同创新,坚持寻求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以具体项目来吸引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围绕具体项目来组建创新团队。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谢里阳教授,在流体输送管网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项目上与张化光教授的团队密切配合,擦出创新的火花,以自己在管道类连续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应用方面的科研成果有效地提升了地面输油管网的高精度泄露检测定位技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在劳模精神的引领下,工作室涌现出一批“能征善战”的创新尖兵,有荣获沈阳市五四奖章称号的冯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得者王占山,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的杨东升、孙秋野……这支团队不断成长壮大,不仅成为光大劳模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引领东大教师践行劳模精神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