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盛散记

04.08.2015  14:26

    坐落在天下“黄土第一塬”——志塬南部的和盛镇,是一个小镇,一个很普通的小镇,一个镶嵌着我无数故乡情结的小镇。许久以来,她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许多和我一样与她有过交集的每一个人的心。当我无意间轻轻地揭开她的面纱时我震惊了,为她所蕴含的精彩所深深震撼。我再次审视她的时候,她不再是我们平日里所看到的一个布设在省道202线上的小集镇。我不由得提起这笨拙的笔将对她的爱写在了这零乱的文字里。

    一

    明清时期的和盛地区为庆阳县(今庆城县)所辖,历经明末动荡和兵燹的董志塬一片荒芜。清初庆阳县百户王刘旗43户人家移民这里,领军屯地一千多亩,开始了这片土地上新的耕耘。历经近二百年的变迁和天灾人祸,民国初期,过往杂人占据这里一个以邱姓人居多唤作邱家寨子的小村落为非滋事,祸及四周,庆阳县的管理显得鞭长莫及。1913年国民政府全省区划县界时,当地民众陈情庆阳、宁县两县议会商议,经呈请甘肃省督府批准于1914年划归宁县管辖,位于店子村的四乡集市也搬到了这里,据说集市的搬迁中还有着一段血腥抢夺的往事。时任国民政府宁县行政长官曾麟缓提名“和盛”,遂易其名,和盛九月十三古会就是由两县交割易名、移集建镇纪念日而来的。

    随着董志塬上公路的修通,和盛人流渐多,商贾汇集,集市日渐繁华,小镇日新月异。不远处,早在宋金时期就兴起繁荣的太昌古镇,多年前还是董志塬上的强者,就连清朝中叶以前的董志塬都因太昌而得名——太(昌)塬,但在和盛强势发展下,太昌前进的脚步显得有些望尘莫及,只能望其项背,和盛逐渐成了董志塬南部重镇。

    这些只是我从方志上读到的一些历史,有好多东西时过境迁也就忘了。只留下了这些模糊的断章。

    二

    在中国这个民以食为天的饮食大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小吃。和盛也不例外,这里的小吃不光有着陇东一带小吃的共同特色,还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和盛有两样小吃是别处没有或不能及的,那就是炉齿馍和油酥馍。炉齿是庆阳人对炉箅子的称呼,炉齿馍形如炉箅子用石子焙烤而成,故得名炉齿馍。记得贾平凹先生在《陕西小吃录》中描述陕西石子饼的做法写道:“上等白面,搓调料、油、盐,饼胚为铜钱厚薄。洗净的小鹅卵石在锅里加热,饼胚置石上,上再盖一层石子,烘焙而成。其色如云,油酥咸香”。炉齿馍与陕西石子饼有着异工同曲,不同的是炉齿馍形状独特,其焙烤所用石头为扁豆大小泾河石子,形如炉箅子,分成四股每股如拇指粗细,加入茴香、八角、盐、油等调料,使其香、其色、其味均胜陕西石子饼一筹,且热冷食用口味各异。焙烤用的石子长年使用浸进了馍中的油和调料,显得油黑铮亮香味四溢,犹如香酥的炉齿馍一样诱人。至于和盛炉齿馍的起源和传承已无从说起,唯有街道中那几个小摊年复一年用锅铲翻动着石子,在锅铲与石子的摩擦声和石子响亮的碰撞声中,炉齿馍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小镇。

    说起油酥馍,在以面食为主的北方叫油酥馍的馍馍几乎各地都有,但做法和口味各有千秋。和盛的油酥馍有些像点心,但馅是红糖和面分特制的,包馅的外皮是黄的发亮的油掺面,口感酥香,皮轻轻碰一下酥得掉渣。在距镇子三四里外的大涝池滩村,有个李姓胖子在和盛中街做了几十年油酥馍。无论严寒酷暑,他早早就用架子车把自己做油酥馍家伙什拉到街道,天还不亮他用特制的油酥馍专用烤炉生起熊熊烈火,开始一天的油酥馍制作。清冷的早晨,总少不了几个在燃烧的烤炉旁一边烤火一边等着油酥馍出锅的顾客。做油酥馍用的锅是平底锅,锅盖是钢板特制的没有弧形平板,“锅盖”上面架燃烧的炭火,达到上下同时烘烤。架炭火的“锅盖”用铁链系着,系锅盖的铁链一端是固定的杠杆,利用杆杆完成锅盖的挪动。

    在人们记忆中,李姓胖子那一身中山装似乎没有干净过,总是沾满了油渍和面粉,几十年来,李姓胖子小平头和鼻梁上那副水晶眼镜的形象被无数人所熟记。他一直在和盛中街现做现卖,人虽有些邋遢,但他做的油酥馍香酥诱人,周围乡镇无人能及,畅销多年。

    三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景致,和盛也不例外,人人都说自己家乡好。一次偶尔的机会听到了民国时期本土文人编的《和盛八景》:“青龙山的铁碾盘;放马山上拴马桩;举人湾里金凤凰;圆疙瘩山是奇观;响潭河里王八游;烂泥沟的渭峪口;晚阳寺的血手印;神花开在庙顶上。”口传多年没有华丽词句和韵律,只留有一些不完整断句,凭借这些断章四处寻觅,若隐若现的看到了一些踪迹。

    青龙山的铁碾盘似乎曾经有人提及过,但我至今也没弄清楚青龙山在什么地方,铁碾盘有何来历。放马山却有据可查,唐初突厥屡屡进犯,开国名将尉迟敬德奉旨在蒲河对面的荔堡塬头筑敬德城,镇守长安京畿防范突厥南下进犯。与蒲河川相连的放马山水草肥美,是不可多得天然牧场,唐军在此豢养军马操练骑兵,故得名放马山。多年前这里还遗留有专供敬德坐骑踏雪乌骓马使用的铁质拴马桩。相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炼钢铁时,铁马桩曾多次被抛进炼钢炉,但其材质奇特没有被熔化。虽然铁马桩早已找不到,但近年来在蒲河彼岸的敬德城遗址一带挖出了夯土层、灰坑等遗存,佐证了这一历史故事。

    举人湾是西刘村的一个自然村,这里因出过一个举人而得名举人湾。从塬畔俯瞰几座大山连接起来形如一只凤凰,春天百花盛开五颜六色,犹如一只五彩斑斓的凤凰开屏展翅;秋季稼穑成熟,金黄一片中掺进了许多红色,阳光下美丽的凤凰金灿灿的犹如黄金打造,便有了举人湾金(锦)凤凰一说。村民居住在“凤凰”的两个翅间山湾地带,桃红柳绿,山清水秀如人间仙境一般。

    凤凰山下和盛与西峰显圣乡交界处的响潭,是一个子母潭。子潭在岩石上,一路欢歌的响滩河突遇悬崖,从河道飞流而下打在石板上,溅起的水珠尤如珍珠晶莹剔透四处散落,汇聚后在子潭只做短暂停留,便以更加雄壮姿态凭借十多米的落差化作更大的瀑布一头扎入母潭。母潭深不可测光线幽暗,是野生鳖的天堂,很久以前附近乡民就来此扑捉野生鳖食用或入药。响潭的景色因水而美,春夏秋冬景色各异,谭光山色十分诱人,近年来吸引了许多游客观光旅游。

    响潭向南数公里的圆疙瘩山位于庙底山村,两座紧密相连形如馒头的锥状大山棱角清晰,气势磅礴地站立在蒲河东岸。山下蕴藏丰富的黄沙,是不可多得优质建筑用沙。上世纪七十年代和盛公社曾在这里建过沙场,其间挖出许多被称做龙骨的大象、羚羊、马、鹿等史前动物骨骼化石,这里也就成了有名的古生物化石点。如今,美丽的圆疙瘩山依旧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巍峨躯体,从蒲河川及沿边任何一个角度望去,两座大山形态如一,不受角度视线的变化而变化,突破了“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论断,堪称一奇。

    与作为和盛西界的蒲河相对的是和盛的东界烂泥沟,烂泥沟是宁县第一大沟,涉及焦村、和盛、太昌、新庄等乡镇。地形地貌囊括了黄土高原沟壑的所有特点,一些水坝的修建更是锦上添花。渭峪口是烂泥沟入马莲河的地方,集烂泥沟绚丽景色之大成,据说这里曾是周老王母亲逃亡时藏匿之处,也是《诗经》中所述的公刘涉渭的发生地。夏商之际,周族从邰逃出,被一路追杀。身怀六甲的周老王之母为逃避追杀,躲藏到烂泥沟的渭峪口一带。周母与族人失散后流落到公曹村一口破窑洞,生了周老王。临盆时孤身无助的周母自己为自己接生,痛苦煎熬中一只血手按在了窑洞墙壁上,留下了一个红色手印。随着周族的强大和周王朝的崛起,血手印受到后世朝拜便有了后来的晚阳寺。相传烂泥沟的酸枣刺都朝沟下长着,就是天助周母逃亡时万物相助的证据。如今,虽然原来的晚阳寺已废,但在这里至今仍世代口传着:“山名凤凰秀气中,洞迹周后降真龙。清溪河流观二水,玲珑并列数三峰。凌晨四千春色早,池迎路口树荫浓。督堂遗灵千年在,日落晚阳听暮钟”的佳句。

    庙顶上的神花,那就更神奇了。以前邱家寨子(今和盛)的关帝庙规模气势在董志塬上首屈一指。庙顶上生长一种神秘的植物,采摘后带回家用彩色细线拴住根部倒挂在空中就会开花,用什么颜色的线拴的就会开什么颜色的花。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但小时候做过这个实验的老年人都说是真的,我也将信将疑了。关帝庙早已荡然无存,那种草是什么植物也无从考证。

    这些美景有些凭借尚存的点滴遗留,我们可以窥见一斑。但有些故事和传说早已无迹可寻,只能在口授心传中留作悠远的记忆。

    四

    上世纪80年代,围绕街北十字路口建起了用水泥预制做屋顶平房,被乡民们称作转角楼。转角楼的出现为和盛的发展破冰,食堂、商店、理发馆等个体经济迅速发展,与街南的供销社、国营食堂、知青商店等国字号经济实体形成对持之势。转角楼的出现不但推动了和盛的商业经济,还改变和盛人的建筑理念,一时间小镇上建起了四五家水泥预制场。

    和盛的大发展却是在近年,上世纪90年代末一夜之间街道两边两层小楼拔地而起,取代了和盛人引以为豪的转角楼和代表性建筑——知青商店,和盛也获得“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的桂冠,从此揭开了和盛建设的新一页,建设规模和层次不断提升提升,农贸市场、综合商场、商品房、工业园区竞相崛起。和盛的发展突飞猛进,面貌日新月异,更吸引了附近乡镇的居民纷纷来这里投资创业,安家置业。

    这就是和盛,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