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之贪与满清的衰落

27.04.2016  13:20

18世纪90年代,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得以全本刊行,书中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焦大说过这样一句话: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已尽上来了。——表面说的是贾府。实际上指的却是满清帝国的现状。公元1796年(即乾隆六十一年)正月初一乾隆皇帝将皇位让位于十五皇子顒琰,是故,这一年又是嘉庆元年。耄耋之年的乾隆帝并没有就此放弃权力,继续把持朝政。而为乾隆构建权力之网的正是炙手可热的朝廷大员和珅。和珅本是朝中一个世袭轻车都尉,因受乾隆帝赏识步步高升,直到权倾朝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帝。和珅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巨贪,他为了保住其权势,一心一意辅佐乾隆,极力维护旧体制,根本不把新皇帝嘉庆放在眼里。大权在握的和珅位高权重,名利场上飞扬跋扈有恃无恐,除了乾隆帝没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这就使得以嘉庆为首的部分皇族成员极为妒恨。1799年春节刚过的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皇帝于养心殿驾崩,梓宫移至乾清宫。嘉庆皇帝钦命和珅及其若干死党为大行皇帝昼夜守灵,不得擅离。同时于乾清宫外公布和珅罪状,革去和珅所任各职查抄家产;五日后和珅被捕入狱;又十天之后,和珅在狱中奉旨自缢。自乾隆帝死前后不过十五天。

乾隆和珅死后,西方各国如美国法国无不以自由、民主、平等、法制改革社会体制,而老牛拉破车的满清却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封闭的在农业系统之内的皇权体系越来越显现出其不可逆转的弊端,满清由此走上衰落也就顺理成章了。

满清的衰落一般都说根源在后辈皇帝昏庸无能所致。其实,自清军入关后残酷镇压汉民就已经埋下了灭亡的伏笔,贪污腐化还是后来愈演愈烈的。康熙年间,有个叫做戴名世的人,写了一本书叫做《南山集》,其中有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后来被人告发获罪。那时作者已经过世,清廷皇帝康熙下令开棺戮尸,满门抄斩。据说戴名世十五岁的小儿子不够杀头的年纪,按照大清律例十六岁判死刑,监斩官说你回去吧不杀你。他却说。父兄已经全部殉难不愿独活,你就给我写上个十六岁吧!监斩官大声吼叫:真奇男子也!写上去!十六岁,留着也是祸害,杀!

社会的政治清明十分要紧,反贪倡廉十分要紧,千秋万代的江山需要的是社会的和谐。和谐究竟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公平公道,倘若贪廉不分,贫富悬殊,赏罚不明,何来和谐?二十四史中的《左传》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之谐。”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生产力发展,富民强国是为治国方略的大智慧!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历史的经验值得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