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习俗趣谈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名字,它是人在社会上的一种存在形式,正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所以,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世上以后,取名就成了全家人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雅致脱俗的美名,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即或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对自己来说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人常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是这个意思。既然名字对一个人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取一个美名,便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关于命名,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习俗,由于民俗文化的长期浸染,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民族性的特点,即或是同一民族,在不同时期也会有所不同。汉民族传统命名习俗中的五行八卦命名法和行辈字命名法就极具民族特色,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五行八卦命名法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根据生辰八字的情况来命名,古人认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是不能更改的,其中的不足只能靠名字来弥补,即八字五行中缺什么,名字中就补什么。鲁迅的小说《故乡》中就有对这一传统命名习俗的体现:
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足见人们相信通过名字是可以弥补八字中的不足的。直到今天,这一命名方法仍时有所见。
五行八卦命名法第二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五行相生的原理给家族世系命名,即取五行为偏旁的字,父子相继,构成五行相生之序。比如宋朝理学家朱熹,字下有四点,是火。他的父亲叫朱松,名中有木,他的儿子叫朱埜,名中有土,完全符合五行相生理论,即木生火,火生土,丝毫不乱。这种五行命名的方法,既可以表示出父系血缘关系,又可以看出行辈,而且极具伦理意义,反映了汉民族“长幼尊卑”的民俗文化心理。
行辈字命名法,即在命名时用表示行辈的字表明本人在家族中的辈分、排行。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同辈人的名字中都要用同一个字,而且这些字一般都是由家族中德高望重者制订的。命名时行辈字可以用在名字的头一个字,也可以用在后一个字,尤以前者居多。《红楼梦》中贾府第一辈人名即为前者,即姓+行辈字+名,如贾代善、贾代儒,“代”字即为其行辈字。后者如《金锁记》中姜家三兄弟之名——姜伯泽、姜仲泽、姜季泽,即姓+名+行辈字,“泽”字就是他们这一辈人的行辈字,而且“伯”“仲”“季”又表明了三兄弟的长幼顺序,是汉民族“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民俗文化心理的体现。
行辈字命名法的另一种常见情况是根据汉字构造,取同部首或偏旁的字。《红楼梦》中贾府第二辈、第三辈、第四辈人名都是如此,如贾政、贾敬,名字中都有“攵”(反文);贾琏、贾珍,名字中都有“王”(斜玉);而第四辈人如贾蓉、贾蔷、贾兰(蘭)等则都用了有“艹”(草头)的字。在实际运用中,这两种方法既可单用,也可以两种方法并用,清朝皇室采用的便是后者,如雍正皇帝一辈的名的第一个字都是“胤”,后一个字都是“礻”旁(示字旁);乾隆皇帝一辈第一个字都是“弘”,后面用“日”旁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这些传统的命名方法已不似从前那么被人们重视,代之而起的是更加多元的命名方法,如父姓+母姓+名、父姓+母姓+双字名等,但不管是采用哪种命名方法,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相对于古人对名字“美教化、厚人伦”的教育作用的重视,现代人则更多的是追求个性化。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有一个雅致脱俗、音义皆佳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