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运动就是呼唤理性的教育
杨映琳
写下这个标题,首先想表达三层意思,一是现在的儿童相对缺少运动,这是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二是从教育规律来讲,缺少运动是一种教育的误区,有碍于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三是让儿童运动起来,需要各方面形成共识、一起给力,构建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社会大氛围。
记得大概二十年前,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文中用一场夏令营活动的真实场景,反映了中日青少年素质的差异。夏令营中的较量虽然只是一个个案,但它像一个窗口和反光镜,从中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许多问题。如今看来,我国儿童的运动不是多了,而是更少了。
成长在于运动,教育贵在引导。儿童缺少运动,就是缺少成长的能量;呼唤儿童运动,就是呼唤理性的教育。笔者有三点感想:
少一点“规定化”,多一点“涂鸦化”。想起我们的成长经历,打沙包、跳皮筋、捉迷藏、玩跑城,还有下河游泳、上山滑溜、冬天打雪仗等,都在脑海里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想起这些“涂鸦化”的玩乐,既感到自己童年生活的乐趣,也为当下儿童生活的单调颇多感慨。现在,大家都说“成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由此给孩子加了许多“规定化”的要求,总是让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干这干那,包括识字、识数甚至早早地念个“ABC”。这样做的结果,限制了孩子运动的天性,压抑了孩子童年的乐趣,实质上是教育的误区。按照成长的一般规律,还是应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让他们在“涂鸦化”的运动中快乐生活,培养意志、兴趣、创新等方面的潜质,这才是“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根本。
少一点“大流化”,多一点“小流化”。平时听到许多家长说,别人家的孩子在学画、学琴、学舞等,自己的孩子也应该怎样怎样。于是,包办了本属于孩子运动玩乐的时间,把孩子驱进所谓培养兴趣的怪圈。这种随大流的做法,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因为出于单方面的考虑,没有考虑孩子的兴趣,实则丢掉了主体的选择,最终效果不一定好。一句话,强制培养不了兴趣。反过来,一些兴趣的养成,恰是在无意的运动和玩耍中自然产生的,如果家长能够有所洞察,顺势而加以个性化的引导,将会凝结为孩子受益终身的能力和素质。少一点“学院化”,多一点“生活化”。现在几乎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受到“学院化”的影响,被困在繁重的作业堆里面,压得喘不过气来。这种一切围着分数转的应试教育,又剥夺了孩子们大量运动和活动的时间。我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光在于积累知识,更在于对心灵和品质的塑造。为此,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走出“学院化”,贴近“生活化”,是实施素质教育、追求全面发展的应有选择,值得深入思考、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