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参观榜罗纪念馆有感

06.09.2015  20:58

  绚怀歌颂中国红军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参观榜罗纪念馆有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大气磅礴、豪情激荡的《七律·长征》,是毛主席在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一座老式堂屋里挥毫完成的。如今这间房子的土炕上仍然摆放着主席写字用过的炕桌。炕桌看起来十分结实,但因年代久远而显得陈旧。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与同事一起参观榜罗纪念馆。为抗日先烈默哀,向抗战历史致敬!

  走进高大的仿古式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纪念馆陈列室前两棵碗口粗的青青松柏。这是胡耀邦寄来的树籽长成的青松。主席曾经住过的房屋的墙上,门窗上书写的字迹斑驳的“取消中央军的百货厘金”、“取消一切苛捐什税”等各种宣传标语仍然发出无声的口号,纪念馆里磕碰得变了形的水壶,锈迹斑斑的子弹、飞机炸弹、手雷,被红军战士的手和肩磨得溜光的扁担、背篓、提篮…………这些遗留着红军战士体温和鲜血的遗物,铭刻着一段红色的记忆,让我们的思想穿越岁月的风烟,重温那段血与火交织的战斗岁月。

  1935年9月6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的红一方面军经哈达铺到达榜罗镇,并在当时榜罗小学获得的一份国民党报纸上了解到陕北有红军的消息。这是迷雾中的一盏明灯,指明了长征的方向。9月27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常委会议———榜罗镇会议,正式作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以陕北苏区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正确决策。次日,在榜罗小学南侧打麦场上召开的连以上干部大会上,宣布了榜罗镇会议决定。榜罗镇会议,将长征导向了胜利的彼岸。从此,榜罗镇便被载入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史册!

  走进展厅,馆内布展以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主题,由序厅和4个单元组成。通过翔实的史料、图片、图表、实物,综合运用各种现代高科技手段,精心设计布局,全面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红25军及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过境通渭时的历史画卷。展厅最前面中共中央政治局五常委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博古浮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纪念馆展厅中央位置,王定烈少将和周克玉上将等12名军内将校的题词或对红军事迹赞许、或进行评价或叙述感想。将校们在红一、二、四方面军字样的红旗上亲笔签名以及他们的照片、简历读后让人伤感落泪,肃然起敬。一幅大型油画上展示着“红军将士在打麦场上的一棵大树下开会的场面。”油画上毛泽东的手势仍然有力,充满自信。而他周边的人们的眼神显然是明亮的,那一定是胜利的光芒。纪念馆的大院是原来的麦场,一棵大核桃树树冠如擎天绿伞,在绿油油的叶片中间,结满了繁密的果实。空旷的麦场让人能联想到当时身穿单薄的衣衫红军战士为中央红军吹响“到陕北去”的号角而鼓掌的镜头,联想到毛主席略带湖南口音的讲话声……

  在1935年的时候,这个地方当时是榜罗小学的一部分。当年由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突破渭河封锁线,占领了通渭县南部重镇——榜罗镇。当天,敌机进行骚扰轰炸,所幸红军将士无有伤亡。当晚,毛泽东住宿在原榜罗小学的校长室。在这里,毛泽东住宿了三天三夜。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最终作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去、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从此,红色文化就一直流转、传承在这片热土之上。

  在纪念馆旁边,有一座名字叫圆嘴山的小山,山顶上毛主席当年的“拴马树”。当地群众自筹资金铸起的毛泽东的铜像耸立在山顶之上,气势恢宏与山下的榜罗会议纪念馆遥相呼应。山顶上八角红军军帽展馆中陈列着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及十大元帅铜像,威武刚直,栩栩如生,入馆瞻仰让人肃然起敬。

  参观完榜罗红军纪念馆,回顾救亡图存的悲壮历史,缅怀红军浴血奋战的英雄业绩。红军烈士英魂与山河同在、与日月齐辉。红军长征精神昭示我们,“勿忘国耻,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