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兰州地下发生的那些事儿

27.10.2014  11:15

    原标题:告诉你兰 州地下发生的那些事儿?

    宜居的城市离不开便捷的交通,便捷的交通需借力于更现代、更高效的出行方式。轨道交通因其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特点,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缓解交通拥堵难题的重要途径。

    2014年3月28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1期工程全线开建,作为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涉及面最广的综合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以其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吸引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兰州地铁建设尚属首次,除了技术标准高,工程建设难度大,其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乃至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民生、环保等诸多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今日起,本报将从规划、设计、征地拆迁、施工等方面,对兰州轨道交通的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挑战进行深入报道,采访对象中既有轨道工程的规划者、也有设计者;既有政府官员,还有普通百姓;既有施工企业领导,还有众多一线的建设者……我们将陆续推出大型报道《兰州速度——走进兰州轨道交通建设》,对兰州轨道交通建设进行全景式记录。

    这一年,兰州等过了漫长的30多年。

    这一次,兰州人真正看到了出行畅通的希望。

    这一刻,兰州的发展立即被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2年7月9日,随着一阵璀璨的礼花在半空中绚丽绽放,在欢呼和祝福中,兰州人期盼了30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兰州轨道交通正式破土动工。至此,承载着360多万兰州人民的“地铁梦”终于变为现实。梦想实现之际,便是我们心潮澎湃,激情万丈之时。这种不经意间的风平浪静,往往蕴含着波澜壮阔的力量。“兰州地铁”,无疑将在光彩夺目的一个时间段落后,注定要在这座城市今后发展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追梦地铁 30余载终获批

    如何尽快打破制约兰州城市发展的这一瓶颈,实现新突破?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地铁这一解决拥堵效果最佳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

    从最早算起,兰州的地铁梦已经做了30多年,1979年,兰州第一次提到轨道交通,然而当时由于诸多条件它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当时的地质说和技术条件说一下就将这个梦扼杀于一提之际。其实大家都明白,诸般皆借口,唯有经济为根本。进入新世纪,自2000年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和兰州市委、市政府曾先后三次委托不同的设计单位编制《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8年1月,编制《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8年8月,成立了“兰州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推进和建设筹备工作。

    2009年2月,由甘肃省发改委以《关于上报兰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请示》呈报国家发改委。2010年3月至5月,根据国家有关部委提出的有关要求及意见,兰州市委、市政府委托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对原规划提出调整方案。2010年8月,兰州市再次向国家住建部、国家发改委汇报衔接,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肯定和支持。

    2010年9月,兰州市向国家相关部委上报了《关于恳请批准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请示》,至此,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正式上报国家有关部委进行审批。2011年1月25日,根据甘肃省编办《关于成立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的通知》精神,成立了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

    2011年4月15日,国家住建部委托甘肃省住建厅邀请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权威专家,对《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进行了评审。2011年7月11日,兰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若干意见》,对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征地拆迁和安置等作了明确规定。2011年10月10日,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金5亿元。2012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以《关于印发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正式批复了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破解拥堵难题 地铁建设成必然

    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初,兰州市共有360多万人口,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5万辆,并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上升。而同期兰州市区已建成的道路总长约为335公里,路网密度为2公里/平方千米,道路用地面积为10平方公里,仅占城区建设用地面积的7.77%,人均道路面积为6.23平方米,远低于全国人均11平方米的水平。据了解,兰州市东西方向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达3.8万人次。

    与人口数量和车辆保有量剧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落后的交通网络建设规划。兰州市主城区道路网络呈带状结构,主干道没有轨道交通,没有环城公路,交通体系单一。东西方向道路的交通量占全部路段交通量的70%以上,可只有南北滨河路、东岗路、西津路等屈指可数的几条主干道。方向性特征造成了道路交通负荷不平衡,高峰时段难以疏散大量交通量。

    已成常规化的交通拥堵已经严重影响了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行。为了减轻城市交通压力,从2010年9月开始,兰州开始仿照一些城市的做法采取每日限行汽车尾号的措施,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有限的城市建设用地,使得兰州城市道路规划建设达到了极限,沿南北滨河路、南北两山一线都已被利用,拥挤的中心城区无法挤出多余的空间用来扩展城市道路。“两山夹一河”的地理条件和紧缺的土地资源,限制了兰州不能像其他城市一样,以摊大饼的方式扩大城市规模。这些因素决定了兰州城轨建设只能选择在地下,而不适宜地上,无疑又增加了不少成本。相关专家表示,在市场经济的搅动下,如果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仍然要依靠传统的道路建设来服务公共交通、召集人气、吸引投资的话,这种低效率、低品质的发展,已不再能适应社会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运行高效、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建设以大容量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交通网络,是解决兰州市交通拥堵的必然选择。

    “综合交通体系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地铁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挤的必由之路。”兰州铁一院有关专家表示:“从地理状况来看,兰州市是东西走向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于破解“蜂腰”地段交通瓶颈,构建轨道交通线网骨架,促进城市功能向西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直接办法是提高道路的整体通行能力,但大城市中可供修建道路的空间十分有限,这就使为适应车辆增长而不断修建道路的做法受到了挑战。从开发利用土地,建设交通设施的角度分析,今后也不可能在市中心区大幅度开发土地,增加交通道路,即使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若不对客运结构进行调整,仍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我国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方向,而轨道交通以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最有效和最理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