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会就应该听见不一样的声音

09.09.2015  08:38

    日前,某市召开了建立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听证会,12名听证代表(原定15名,实到12人)都赞同建立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并对两套方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听证会本来是政府展示自身治理思路、沟通民众感情、获取民众理解和支持的重要形式,但是过去的很多听证会却被民众戏称为“逢听必涨”,听证会成了“涨价会”,成了走形式,非但未能达成共识反而惹来诸多争议。这次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听证会,打破了以往听证会代表意见基本一致的惯例,虽然只有两位代表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但这的确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个反对票。

    “听证会就应该听见不一样的声音。”经济专家表示,听证会其实就是听反对的声音,“听证会从性质上来说,属于咨询会而不是决策会,其初衷就是听取社会各界各种意见”。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听证会刚刚结束,当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就听证结果展开了调查问卷。截至8月27日19点,近百人参与了调查,其中43%的人赞同阶梯气价制度,但不同意目前公布的方案,建议提高第一档用气量;而50%的人则不赞同实行阶梯气价。可见,各方意见还远未达成一致。

    意见达不成一致,这很正常。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与法制的完善,利益主体已经日益多元化,不同的利益主体当然会发出不同的利益吁求。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才能碰撞出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才能让政府做出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因此,开听证会,关键就是听到不同声音。听证会从性质上来说,是咨询会而不是决策会。召开听证会的目的是政府或者立法机关在重大决策之前,或者在重大决策实施之后,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而设计的一项制度。这项制度有助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广纳善言,科学决策。所以说,听证会总是开得一致赞成,反倒是不正常。一方面,听证会就是为了广纳善言,科学决策。清一色的同意不仅没有为科学决策起到帮助作用,反倒是影响了决策的完善性;另一方面,听证会是为群众利益谋取最大公约数,如果“逢听必涨”成为惯例,即使政府的行政意图得到了不折不扣的实现,但是群众的参与意识却降到了最低,这对于政府政策的贯彻落实也存有消极影响,至少没有达到凝聚共识的目的,亦可能为以后的利益冲突埋下伏笔,同时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凡需要听证的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比如水电气暖等等。既然涉及民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决策就一定要民主,唯有民主决策,才能谈得上科学决策,这也是阳光政府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表现——从这个意义上看,听证会必须重视倾听不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