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风的方向走去

16.09.2015  11:57

    骤然,起风了!来不及掩上窗户,桌上的书和纸被吹得一片狼藉。关好窗户,整理好书籍,竟寻起风的方向。风来自哪里,也许来自你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平淡的世事的感怀!风去向哪里,风去向那遥远的不可预测的未来!不觉间,对风有了如此的感悟。坐下来,品茗读书。信手拿起许曙明的新作《走遍天涯》就在这个风吹的午后,静静阅读起来。

    明人于谦在《观书》中写道: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心灵的洁净,精神的芬芳,智性的能圆全在于一部作品的张力。写作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生活,释放心灵,抒写绚烂的色彩,折射思想的光泽。35年来,在意志、信念和激情的支撑下,许曙明行走在山水之间,问道于生命内外,坚持着作家的梦想,坚守着文化的本真,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笔耕不辍,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把心中向往的大千世界,脚下踏过的迢迢旅途,眼前铺展的滚滚红尘,都用笔墨浓缩和舒展,演化为令人激动的文字。

    如果说写作是心灵的耕耘,那旅行就是用心丈量,一则悦心,一则益身。当把二则融合起来,便是精神的皈依。在多年的行进中,许曙明真可谓是走遍了天涯,写下了多篇令人神往或者沉思的文章。我在他的文字中,感受山水风景、人情民俗、心灵顿悟的同时,还看到了他奋进的脚步,历经千难万险,独步险远偏僻。他不是游山玩水,放牧心灵,他更多的是寻找人性,传递最美最真的人间圣境。

    坐地日行八万里,风随着意思吹。是的,当远方山水间的诗情画意向他招手,或是远方那些不老的雄浑与辉煌泊进心田的那一瞬间,他根本抵挡不住那种梦寐以求的相思,也无法管住自己躁动不安的双脚,更难束缚住那份激情喷涌的心绪。他的明眸便会不由自主地被山外的风景所诱惑,所缠绕,所沦陷……那种暗暗滋生的情感,令他心中向往的大千世界,脚下踏过的迢迢旅途,眼前铺展的滚滚红尘,瞬间都变成了一方方价值连城的宝藏之域,辉映着他的足迹,照亮了他的星空,让一个个波澜不惊的平淡日子,从此变得美妙而灿烂。于是,文字寄托了他的情感,文字抒发他的胸臆,文字缀成了他向风走去的旅程。

    心似琉璃,静美年华。季节更迭,听风轻吟,看雨飘落。花开花又零,零落又重开,仅道是寻常,不求最美,但求最真!许曙明素来不喜欢争,事事随遇而安就可。在他的新作《走遍天涯》中,向往清雅,宁静,向往宁静之时仅有我个人的万千情丝。静美,随之而来;清灵,随之飘至;温馨,亦随之拂面。透过他充满感情的文字,此时此刻,我猛然翻醒生活其实很简单。哪怕是一株草,一棵树,一座山,一隅民居或者一句热语,多少事物,并不是符合想象的,淡然心性,浅笑相安,如此安好……远远地凝视,不停地追寻,早已默默地化作许曙明行为的一种习惯——那是蕴藏在内心深处的那种永不退却,永不满足的跋涉与跨越。

    行走在文字的两旁,方能顿开彻悟,写出真实的文字,毫无羁绊。一般来说,写文章就是说事。事情说清了,文章也就写完了。但是,写文章又和说事不同,因为文学是形象思维的,写出来的东西是要人看的,为了让人爱看,看了后感同身受,要达到说的事动人、被说的人感人,需要有高超的语言手段,高妙的语言技巧,这就需要讲求语法修辞,语言能力。写文章要有主旨,要让看文章的人知道你要说的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就要突出中心。在写的时候,要考虑布局合理,还要讲求艺术手法等等。事实上,许曙明写的文章并没有技巧或者匠心独具,他的文字更多的是一种描述,抑或说是真情实感的记录,不加矫饰,原汁原味,但又感人至深,令人发思。在《走遍天涯》中,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促使着我们行进的步伐。得空时,你不妨捧起《走遍天涯》,从中去寻找一方净土和心灵的栖息地,让疲惫的心灵聊以安馁。

    放下《走遍天涯》,我的心还未释然,因为我凝望风的方向时,许曙明也许奔波在遥远的路途,继续文字和生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