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合迈向融合 ——嘉峪关市推进统一市场监管改革纪实

03.03.2017  13:35

  今年春节前夕,嘉峪关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来到西部超市昌盛店开展专项检查,从“五证合一”登记到卫生许可证,从食品安全到生鲜肉制品检验检疫,从保健品到电梯安全,执法人员认真细致、耐心检查。

  “以前好几个部门轮番来,有时一个产品几支队伍来查。‘五证合一’‘三局合一’之后,我们明显‘减负’了。”超市负责人钟金凤高兴地介绍着这一变化。

  “减负”源于2015年初,嘉峪关市作为全省“三局合一”机构改革试点市,先行一步,率先推进统一市场监管改革试点工作,将工商、质监、食药监三个部门进行整合,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了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转变,构建起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一体化监管体系。

  市场上的面包坊到底归谁管?答案是,从事面包加工,属于质监部门管理;如果生产的面包再放到前店销售,这就属于工商部门的管理范畴;要是店里再放几张椅子,为顾客进食提供方便,又归属食药监部门管理——这是流传于市场监管领域的“经典”问答。

  “以前我们没少接到群众举报,说某地的水果商贩‘短斤缺两’,但往往大家都来处理,最后却不了了之。经过整合以后,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只要是市场监管范畴内的,都能‘一竿子’监管到底。”市场监管局镜铁分局监管科科长谢文德说。

  嘉峪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闫涛告诉记者,整合前,工商、质检、食药监三个部门分散、分段进行检查,存在盲点、灰色地带、空白点;整合后,一个监管组的执法人员一次检查就可完成以前需要多次检查才能完成的任务,监管盲区就此消失。同时,将原来三个局的4个检验检测机构撤并重组为2个,实现执法监管与检验检测统一;建立统一便捷的消费者投诉举报受理平台,提升维权效能;将“工商秘书”制度拓展为“三联秘书”制度,对省市惠民实事、重点项目和各类企业实施“一对一”“点对点”支持。

  “改革后,将食药监、质监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与工商部门的执法办案优势有机结合,执法人员事先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工作需要相互培训,现场检查高效快捷。”谢文德说。

  “这7袋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快过期了,你得把这些放入临期食品专柜……”一次农村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中,在新城镇安远沟村一家商店里,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食品监管科科长蔡长林细心地提醒店主。

  监管力度的增强和下沉,得益于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对基层力量的夯实。“改革后,食药监管执法人员由14名增加到现在的120名,彻底解决了以往片区过大、检查频次不够、风险隐患难发现、违法问题查处不到位的问题。”蔡长林说。

  嘉峪关市场监管局成立后,内设机构从原来(3个局)的22个减少为13个,派出机构由9个减少为4个,全局70%以上的力量都在基层监管执法和检验检测。一线执法力量得到了极大提升。例如,全市9620台(件)特种设备的监管力量由5人增加到120人,全部设备的检查由两年1次增到1年两次,事故隐患大幅减少。

  一线执法力量的增强,使监管的广度、深度、力度大大提升。2016年,全市4902家食品药品经营单位户均接受检查5次以上,重大节庆活动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实现零失误、零事故、零投诉。“‘三局合一’让行政执法由‘单打独斗’向‘集中优势、重拳出击’转变,市场秩序明显改善,老百姓的满意度也增强了。”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长忠坦言。

  “过去,要办证得跑3个局,十几天能办下来算是顺利的。现在只需去一个地方,真的方便多了。”在市场监管局注册办证服务大厅,来办理营业执照变更手续的一家企业会计陈兰高兴地告诉记者。

  市场监管局注册科科长刘培新说,以前办理一个营业执照,至少得15个至20个工作日,现在最多为5个工作日,手续齐全的话,最快当天即可拿照。

  据了解,嘉峪关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行简政放权,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合并了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所有登记、许可的机构和人员,并对食品生产流通、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使用许可、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等“十证一照”业务进行整合,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有效解决了分头受理、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极大方便了市场主体。(记者曹义成)